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页 (第2/2页)
算20万美金好了,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面对这份从纽约发来的策划案,电视台的高层并没有商量多久就达成了一致。 这种交叉宣传的方式以前不是没有,电视台会宣传自己播出的电视剧,比如《渴望》播出的时候,电视台甚至在七点的《华国新闻》上进行宣传。 林子轩这份策划案的新颖之处在于不着痕迹,通过各种节目的配合潜移默化的宣传。 反正慕姗姗就在纽约,那就把拍摄美国华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交给慕姗姗操作,华国电视台只要提供后勤保障就行了。 在美国,作为女主角的王姬和严晓颦回归了剧组,开始体验生活,和姜文按照剧本排演。 《京城人在纽约》的筹备工作接近尾声,即将进入正式拍摄的阶段。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里是战场 三月底,纽约肯尼迪机场。 林子轩和冯小刚在接机大厅里拿着一块写着中文的牌子,一边闲聊一边等着来自国内的航班,剧组其他成员会在今天抵达。 “这下要开始忙活了,想想就犯愁,想要四个月拍完挺费劲的。”冯小刚郁闷道。 “尽量加快进度吧,要不然资金撑不住,当初咱们在国内做预算的时候没想到美国的消费这么高,算少了,早知道就按照200万美金来了。”林子轩无奈道。 “那样的话能不能贷到款还两说呢,这美国还真不是穷人呆的地方。”冯小刚感慨道。 “冯哥,你就好好拍戏吧,资金的事我想办法。”林子轩保证道。 拍戏是冯小刚的事,保障剧组正常运转是林子轩的工作。 他把公寓楼内其他空置的房间租下来,等着从国内来的第二拨成员,一旦这些人到位,就能正式拍摄了。 他不打算搬离奥伊斯特贝小镇,因为这里的住房条件不错,关键是房租足够便宜。 按照陈青的说法,用这个价格在纽约的曼哈顿连地下室都租不起,虽然拍戏的时候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到纽约市区,不过还是很划算。 经过大半个月的接触,陈青已经融入了这个剧组。 他懂英语,会开车,善交际,不作伪,大家都是京城人,沟通起来没有障碍,他经常开车带着冯小刚四处溜达,两人的关系不错。 接下来,他还要参与慕姗姗纪录片的拍摄。 陈青熟悉纽约的华人圈子,想要拍摄真实的纪录片,要有人领路才能融入进去。 林子轩参加过几次他们举办的所谓的艺术家聚会,感觉每个人都相当颓废和暴躁。 可以说,这帮人在纽约就是非主流,融入不进纽约的主流社会,他们结识的同样是一群落魄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