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8页 (第1/3页)
圣旨发出的第一时间,唐歌就有了相关准备。所以,传旨的天使看到的就是唐歌平静地接了圣旨的一幕。 至于千里之外的皇宫中,此刻已经被皇帝遇刺的事闹得人仰马翻。 消息传到边关,皇帝驾崩,举国哀悼。 皇帝没想过他会早死。遗诏来不及立,太子也没有。为了那一张龙椅,皇帝九个成年的儿子开始了夺位之战。 京城中身处皇权之外的老百姓被权贵的人头和鲜血吓得不敢出声。 接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唐歌率兵回京。十万大军驻守城外,对城内夺权的皇子造成了极大的震慑。 京中也有五万禁军,但是禁军和唐歌带来的在战场上拼杀过的见过血的十万将士无法比。只要唐歌一声令下,京城不保。 但是唐歌屯兵京城外,让夺权的皇子看到了希望。谁能争取到唐歌的支持,皇位跑不了。一时间皇子们争相礼贤下士。 不知道谁听说了唐歌对亡妻qíng深意重,不愿续娶。得到消息的三皇子为表诚意,亲手将先帝赐婚唐歌的公主杀了,借此换取唐歌的支持。 然而唐歌不为所动。他就像一名合格的捕猎者,极有耐心地在外等候着,等待着猎物内斗消耗完了,再出手一击即中。 九名成年皇子的争权之战持续一月又十七天,京城上空充斥着血腥味,染血的宫墙不褪色。这一场九龙夺嫡最后的结果七死二伤,伤了的两名皇子一人缺了胳膊,一人瘸腿,无缘皇位,最终皇位落到了年仅七岁的十七皇子头上。 唐歌辅佐幼主登基,手掌大权,只需一个念头,幼主便要让权于她。但是唐歌没有这么做,他将当年背着先帝接走唐母和妻儿的事告诉了幼主,用这个秘密请幼主下旨,让她接回唐母和妻儿,一家团圆。 将最大的秘密jiāo到幼主手上,代表了唐歌最大的忠诚。 第五百二十二章 将军百战不死(五) 唐歌的老母和妻儿被迎回京城将军府时,百姓欢腾。 战神的家人没有死,宗室以及前皇后,现在的太后对此事产生了怀疑。开始向唐歌发难。但是迎回唐母和唐歌妻儿的旨意出自幼帝之手。可以说,年龄尚小的帝王,登基后亲手写下的第一份圣旨就是迎回唐歌的家人。这里面固然有唐歌投诚的影响,但是在皇宫这种吃人的地方出生,没有 生母的护持,幼帝能平安活下来,并不是一个意外。 幼帝生母早年死于风寒,原本如幼帝这般不受宠爱的皇子,是绝对没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但是时移势易,老皇帝突然遇刺身亡,九龙夺嫡,七死二伤,最后皇位在唐歌的推动下落到了幼帝的身上,这是一种天大的运气,也是一种选择的必然。 唐歌不希望坐在皇位上的君主还和老皇帝一样疑心病重。眼线遍布皇宫的唐歌知道,参与夺嫡的九个成年皇子,各个心计深。这些皇子好的不学,老皇帝的疑心病却学了个十成十。再换一个疑心病更重的君主上,唐母和妻儿永远没有重归原本身份的可能。唐歌不能让这样的事qíng发生,所以立一个年纪小,还需要扶持的君主上位,对她来说,利处最大。 其实这是一场博弈。她选对了人,君臣不相疑,她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如果选错了,任务可就悬了。可是这次任务,连任务目标都是不确定的,唐歌以为她再小心翼翼行事,不会和她往日任务一样取得好结果。选择扶持年方七岁的不受宠的十七皇子登位,唐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将她从老皇帝眼皮底下安排人带走唐母和妻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