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节 (第3/4页)
糖就‘裴记焦糖’,旁人不能使用或仿用我的招牌,也不能仿我做出来的其它糖,若是假冒,朝廷把他抓起来问罪,让他们将获利以百倍赔偿给我。”他顿了下,说:“旁人自己做红糖或卖红糖,我不过问,但不能用‘裴记’的招牌,不能叫裴记红糖。” 一个名字,小意识。望公也知道裴三郎衣服买卖被人仿制疯了的事,于是点头,允了。 裴三郎这才跟望公拟契,跟望公定下了这笔买卖。 熬糖,要耗费的人工不必提,锅、柴都是大项支出,货从南运到北,沿途更是充满危险和损耗,这利必须得够大,才能撑得起路上人货两失的意外事故。因此,价格嘛,不便宜。 这对北地的人来说,是贵族豪商才吃得起的东西。可对南边的人来说,家家户户自己都能熬糖,卖出去是个进项,自己也能吃,多一个营养摄取来源,大部分人营养不良的年代,低血糖病到处都有,犯病的时候塞块糖,很可能就是救条命。如果再普及些,披甲人备一些,行军打仗途中,特别是有伤员的时候,有时候多这点糖也能救命。 裴三郎既然要卖糖,自然也得把糖的作用、好处安利出去。 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的,“我爹告诉我的,他说他在南边打仗吃过甘柘。” 望公知道镇武侯和天子在南边打过仗,没多想,接受了这说法,还觉得镇武侯能没有任何家世靠自己的本事以披甲人封侯、能护着天子翻山越岭地来到京城,那必是对山林野外之物了如指掌,知道这些实属寻常。他还感慨了句:“若无汤公府打压,想必红糖能够早些制出来。” 镇国夫人:“……” 镇武侯世子:“……” 第77章 得到天子同意,镇武侯世子在送走望公后, 便张罗准备回去接他父亲。 裴三郎托他大哥把他那百亩地的奴隶们带出来, 他那小庄园请他大哥看着处置。 镇武侯世子很是意外地问:“什么意思?”地不要了吗?不回去了吗? 裴三郎说:“我有无诏不得离京的旨意,打算在京郊置几块地。” 等镇国夫人宅子张罗好, 他们就要一起搬过去。他们早日搬, 他大哥也好早日袭爵。袭爵这种事,层层关卡,哪一处没打点好让人不痛快, 都给卡着。 镇武府世子也明白这里的事,不是他三弟能做主说想回朝城就能回的, 于是说:“那封地产出, 我折成金子替你运来。” 裴三郎说:“奴隶运来就成, 其他的大哥自成处置就好。” 镇武侯府世子劝道:“你虽能挣,手也别那么松, 多攒些钱财总是好的。” 裴三郎应下,“好。” 镇武侯世子忽又想起一事,说:“你那土地, 粗粮每亩比别人多出八九斗收成,细粮也多出五六斗,高了足足三成有余。还有那稻谷, 每亩竟能产稻五百多斤, 每天鸭子在稻田里钻来钻去, 长得格外的欢。鸭子吃的都是蚂蚱, 哦, 还有小鱼。稻田里的鱼长得可真快,两三指宽的鱼放进去,长到秋收时,少则七八两,重则一斤有余。” 裴三郎说:“可见我的种田法不仅省力,还能产更多粮食。” 镇武侯世子点头,说:“是,有蓄水池、沤粪池,取水施肥都方便,再有那引水渠,在下雨时,既能排水又能蓄水。今年是个丰年,产出量极好,可你家的仍比别家的多出好几斗来。若是遇到雨水不丰,你家地里的收成怕是也不缺水的,想必不受影响。此法子,我……”他有点不好意思。他弟弟琢磨出来的种田法,他倒是想学,但其他人仿他弟弟,他也仿,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裴三郎说:“这法子大哥可以朝城推广食用,粮食产出多了,你也能多点进项。那些工具也多造些,造结实些,能用好多年,省下来的人力,哪怕拿去砍柴烧炭,也都是又添进项。造工具,一个工匠、几块木头,耗不了几个铜钱,烧几天炭就把这钱赚出来了。” 镇武侯世子一算这账,是这个理。他叹道:“你的脑子是真的好使。”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