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香行_御香行_分节阅读_9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御香行_分节阅读_98 (第3/3页)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此浅显基本的道理,恐怕就连初入学馆的稚童都明白。

    可惜所有这些问题,在“大人物”的眼中,却只是小事一桩。

    “朕既已让太子监国,这些事,你们自然应当去向太子进言。何必在这里烦着朕一个病人。”

    自从得了天梁星的调养,惠明帝的身体已经大有起色。然而这一阵子,他却只醉心于了解太华宫的进展,对朝廷政务越来越不感兴趣。

    其实陆幽也隐约猜得到,依照惠明帝这软弱平和的个性,恐怕也是不愿再与太子正面冲突。

    想到这里,他便找了个借口走过去,向惠明帝请了安,又将唐瑞郎给拖到了蓬莱阁外。

    “皇上恐怕是不会管了。如今太子气焰正盛,不宜公然对抗,不如我们自己先想点儿办法。”

    “一切都听你的,叫我怎样就怎样。”

    唐瑞郎从善如流,又笑道:“我先替南里的百余户人家,谢过你这个大恩人了。”

    第132章 姐夫不要

    百余户流民,那就是五六百号人。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不仅需要一个新的住处,最关键还得有赖以谋生的手段。

    陆幽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那三十五顷的永业田。他原本就想将之改造为药园,奈何人手不足,迟迟未能行动。

    正巧,南坊流民之中也有不少是从柳泉城里逃出来的药农。他便优先招募这些人,每个壮劳力租给田地三十五亩,又在田边修葺庐舍,供人居住。

    除去这些药农之外,他又命人仔细调查余下的流民,摸清他们的出身、家世与能力。将那些会做些小手艺的人组织在一起做活;会种地的依旧去种地,而懂得营造技艺的,则直接通过杨荣如交托给修内司,参与太华宫的建造。

    与此同时,陆幽又命令唐瑞郎从唐家挖来一大笔钱,购买耕牛、织机、谷物种子等物资,再与口粮盐帛等物一起分发给众人。

    如此一番布置下来,六百余个流民已经安置了九成。

    余下五十多人,不是孤儿老叟就是病弱残疾。还是由唐瑞郎掏钱,送入了诏京城内的病坊与孤独院。

    大一些的孤儿,有自愿留在陆家做事的。陆幽也不拒绝,全都签了年限契约,还让陈眉儿兄妹请来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

    大约用了一个月有余,这边的流民总算全部安顿下来,诏京城里突然又出了一桩怪事情。

    ————————

    不知不觉中,春去而夏至。

    诏京城两面环山一面临水,夏季熏风卷着湿热的水汽南来,一过了小暑,整座城池里就郁热难耐。

    这天午后好不容易下了一场小雨。等到黄昏时分,天边依旧留有薄薄的一层云朵,遮挡住了日光。

    久违的清凉吸引了许多人来到屋外透气,一度由于东宫的搜捕而显得寂寥的街市也热闹起来。

    这个时候,陆幽和瑞郎也在药园里喝着自家新做的凉茶,忽然听见外头一阵骚动。紧接着,陈眉儿咋咋呼呼地跑了过来,指着西边请二位主子赶紧看。

    陆幽一边笑她不够矜持,一边还是抬头看了一看。

    只这一眼,他和瑞郎同时愣住了。

    但见西边天空中,残阳斜挂,如同一枚橙红蛋黄。然而在太阳的东西两侧,竟还各有一个略小、略暗的太阳,共同形成了三日凌空的诡异奇观。

    唐瑞郎喃喃道:“三日同辉,这可是妖乱之象啊。”

    “别出去乱说。”陆幽提醒他,“小心被太子的人听到。”

    他们就这样安静地看了一阵,只见西边的那个太阳越变越暗,很快消失不见。剩下中央与东侧的太阳缓缓下沉,最终沉没在了药园西边的围墙之下。

    紧接着仿佛就在一瞬之间,有万道霞光从西边蔓延过来,将整片天空,都染成了血一般的鲜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