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页 (第1/2页)
解无移点了点头,道:“不错,都是虞文。” 季青临来了兴趣,挪坐到他身旁与他并肩,道:“这曲子叫什么名字?曲词唱的又是什么?” 解无移道:“此乃虞国的一首古曲,名为《问归期》。”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南海边有一对夫妇,两人十分恩爱,情深意笃。 每逢丈夫出海,妻子便会问他:“此去何日是归期?” 丈夫便答:“汝念吾时当可归。” 妻子笑道:“时时不见时时念。” 丈夫便道:“可寄相思山海云。” 于是,丈夫出海之后,每当妻子想念他时,便会对着山,海,云遥遥相问。 有时,妻子问山:“敢问青山可知晓,此去何日是归期?” 山林簌簌,答曰:“飒飒秋风妆红叶。” 妻子欣然一笑,静静等候。 果然,时至秋日,枫林红透,丈夫便于海上归来。 有时,妻子问海:“敢问沧海可知晓,此去何日是归期?” 海波粼粼,答曰:“银河引路月为丘。” 妻子夜夜仰望,静待弦月渐满。 果然,月圆之夜,薄云将其半掩,银河倒映于海上化作长路,半月则如远山,丈夫的渔船便沿着那灿灿星河的倒影缓缓归来。 有时,妻子问云:“敢问浮云可知晓,此去何日是归期?” 云卷云舒,答曰:“落霞雁影共当空。” 于是某个黄昏,当一行大雁伴着晚霞同现于天边,丈夫便从海上归来。 就这样过了许久,有一天,丈夫再一次出海而去。 当天夜里,风云骤变,电闪雷鸣,海上翻起惊涛骇浪,层层巨浪拍打在岩石之上,惊醒了睡梦中的妻子。 她遥望着那黑云中劈下的闪电,心中隐隐不安,却只能默默祈祷这狂风暴雨能够快些过去,祈祷夫君在海上能够寻得庇所,安然无虞。 次日雨过天晴,海面恢复了平静,妻子便继续等待着丈夫归来。 一日,两日。 一月,两月。 妻子心中的不安日渐浓重,可海面千帆过尽,丈夫的渔船却迟迟未归。 她再也无法按捺心中焦急,只得去向山,海,云询问归期。 这一次,山海云都发出了低低一声轻叹。 山曰:“万山无陵石成烟。” 海曰:“江河回逆四海枯。” 云曰:“羲和未落玉兔升。” 于是,妻子带着答案回到家中,等待着山海云口中的归期到来。 一年又一年,她一直在等。 等海枯石烂,等群山无陵,等日月同天。 等一不归人。 …… 季青临托着下巴眨眼:“后来呢?她等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