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现实、古书、梦 (第1/2页)
黑暗的尽头,永远是光明。 却别就在于,有些人在遇到光明之间,就止住了脚步。 或者……永远的失去了向前奔走的能力。 显然,3715并不是运气这么差的家伙。 她顺着山洞爬行了大约半天多的时间,前方豁然开阔。 一阵暖意从前方传了出来。 仿佛路标一样,让她全身的精力再次一震。 又是半天的时间,她终于找到了‘光’。 红色的光,在一个洞穴中美丽的绽放着。 一个几百平方米的洞穴。 四周的墙壁上有着很多发光的红色晶体。 而中间……在这没有阳关的地方,竟然有很多的花草。 红色的花草。 黑色的根茎。 仿佛是介乎于枯萎与绽放之间,看起来好似烈焰烧过,但又开的绚烂。 但最吸引3715眼球的,却是在这个洞穴中间的一棵树。 一颗……很眼熟又很陌生的树。 她认识,这是梧桐。 只是……却是黑色的梧桐。 干柴一样漆黑的树干,叶子也似是而非,九个分叉长在一个叶片之上,看起来尤为奇怪。 而且叶子十分稀少,好似晚秋榆树,看起来没有一丝的生机。 3715尝试这往前面走了走,却发现周围的空气越发的炙热起来。 从她刚开始爬树,到一直爬到这里来,期间的过程就像从北极到了赤道,如今又进入地心。 冰冷,到炽热。 她的瞳孔猛地缩了一下。 梧桐。 看到了梧桐,人们会自然的想到……凤凰。 诗经中曾这样描述,‘凤凰鸣矣,于彼*。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她下意识抬头看了看,随后又自嘲的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人。 她最不相信世界上会有神灵。 如果有神灵,又怎么能允许世界上有那么悲惨的事情发生? 一万稚童,困兽而死。 为了生存,人类连最低微的野兽都不如。 费力的向前爬着。 越来越热。 汗水滑落在伤口之上,又是麻痒,又是刺痛。 啪~ 轻微的一个声响。 手掌碰到一片略微柔软之上。 下意识的低头一看,在一片黑色的沙砾下面,竟然有一个长方形的东西。 赶忙伸手抹开沙土,就看到了……一本书?! 将那本书从土里面‘扣’了出来。 放在眼前仔细的观看。 突然,肩膀上伤口所留下来的鲜血,从手腕的地方沾染到这书籍之上。 3715突然感觉到一片冰凉从书上传了出来。 就像盛夏时候抱着一块冰棒,让她忍不住用书在自己的脸上蹭了两下,果然是全身舒爽。 3715大是惊喜,眼睛一亮,便使劲用袖子将书籍的表面蹭干净。 于是,两个很大的字就浮现在眼前。 是字没错,只是一眼看上去,却不认识。 眯着眼睛盯着好久,3715微微一愣。 因为她想起来自己曾经的一个经历。 那时也是执行一个国家认为,是一群盗卖文物的。 而且犯罪分子极为狡猾,竟然用假货掉包,让缉拿人员抓到一批,而另一批真货却想金蚕脱壳。 正巧,3715同行的有一个国学大家。 便识破了他们的诡计。 而方法,就是那些古董上面的文字。 一种……被称作是‘金文’的东西。 商朝,作为原始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朝代,文字上还在使用甲骨文。 直到晚期,铸造和雕刻水平高了,才衍生出来一种更为形象而且更为系统的文字,并主要雕刻在青铜器之上。 于是便被后世称为‘金文’。 其实……那就是当时的主要文字了,因为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用不到‘文字’。 到了周朝,这金文就被发扬光大,变得更为系统。 当年的国学大师跟3715曾经说过,这金文读起来,其实谁都读不明白,但却可以‘猜’出来。 已经,它依然是依托于象形文字。 所以第二个字她一眼就认出来,是一个‘山’字。 毕竟就好似画了个高山在上面。 至于第一个字,她所思又想,总觉得……是个‘船’字,因为好像有一个人在划船。 但又肯定不是。 突然灵机一动,嘟囔道:“莫不是个‘连’字?‘连山’?这本书的书名?什么意思啊?” 可忍不住,她又疑惑了。 一些基础的常识她是知道的。 这字是‘金文’,那必然是商周时代的产物了。 可是……纸张的发明却在东汉。 为何东汉的纸,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