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3/5页)
亲自带着卓衡等内侍一拥而上,伺候着姬深梳洗更衣,佩玉戴冠,聂元生进殿前就命人备好了帝辇,此刻便直接登辇往承天门而去,路上少不得简要的同姬深分析了下怒川决口的事情,又大致推测了一会群臣的发难理由,姬深尚自疲倦,懒洋洋的道:“子恺尽代处之就是了,朕如今只隐约记得有这么回事,哪里知道这些老家伙待会会说些什么?” 见他如此,聂元生只得叹了口气,道:“臣当尽力。” 到了承天门,天尚未亮,四面宫灯照耀下,但见广场上跪满了叩阍的臣子,当先几人,个个去了冠冕,手捧象笏,带头长跪,尚有几人白发闪耀,在人群之中格外显眼。 姬深年轻,目力甚佳,粗粗一看,就变了脸色,问随自己一同登楼的聂元生:“那边可是蒋遥、计兼然?” 聂元生早就留意到了,淡淡道:“想来他们是为了计筥的缘故才来的。” “两个老货!”姬深厌恶的道,“今夜叩阍,群臣逼朝,必定是他们所领。”当下就吩咐雷墨,“先着飞鹤卫,赐那两个老货三十庭杖!” 雷墨大惊,忙跪下恳求道:“陛下,蒋相、计相年迈,三十庭杖未必受得起啊!” 姬深一脚踹过去,低骂道:“废物!若不如此,难道要朕在这儿听他们藐视君上吗?” 蒋遥、计兼然受先帝之命辅政,多年来忠心耿耿,名满天下,连南朝都与闻,是青史留名的人物,雷墨哪里敢担上帮着姬深将他们打死承天门下的骂名? 因此只顾磕头求情,死活不敢去办,聂元生吐了口气,上前低声道:“陛下莫忧,陛下要赐蒋遥与计兼然庭杖,无非是为了不想听他们多言,臣有一计,可使他们不能出言。” 姬深这才放过雷墨,对聂元生道:“计将安出?” 就见聂元生对姬深使个眼色,对雷墨道:“大监且宣布圣驾已至!” 雷墨整了整衣冠,依言到城楼畔扬声宣布圣驾已至,群臣自是唱和叩见,雷墨才要叫有事禀告,就听城门下一个苍老浑厚的声音厉声叫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姬深听出这正是蒋遥的声音,皱起了眉,就见聂元生踱到雷墨身旁,肃然大声道:“陛下有命,怒川决口,殃及五郡!陛下为此夙兴夜寐,忧不能眠,如今群臣叩阍,正合上意,对于怒川决口并如今五郡遭灾之事,有甚可行之建议,速速禀来!今日朝议只此一事,余事延后!” 底下蒋遥本是挟怒而来,为要就怒川决口至今已经月余,姬深却毫无反应,只顾册封新妃、庆贺皇长子诞生,压根不理黎庶死活,不想聂元生三言两语,就把群臣叩阍逼姬深临朝,说成了姬深早有召集群臣商议处理此事的意思,最后一句话更是借口怒川决口之事,一下子堵死了诸臣问罪的理由。 蒋遥气得眼前一黑! 他正待起身怒斥聂元生,旁边计兼然忙拉了他一把,沉声道:“五郡重要!”复扬声道,“陛下,如今怒川水已退,奈何五郡之青苗尽数淹死,鸡犬牛羊亦不复存!黎民流离失所,郡中时见饿殍,还请陛下早作圣断,以安民心!” 城楼上沉默了片刻,姬深的声音带着冷意传下:“要说以安民心,前几日,计筥尚有奏本,弹劾燕郡郝氏、展氏多行不法之事,鱼肉乡里,并将怒川决口之事皆推卸到了这两家头上,前不久郝氏中人又至邺都投书,诉计筥横行不法,敲诈不成反污蔑其家……计兼然,这计筥乃是你之晚辈,当初他任燕郡太守,亦是你居右相之际,你可有什么话说?” 计兼然闻言,沉声道:“陛下,老臣正因计筥之事,特来请罪!” 蒋遥立刻道:“陛下,正如聂舍人方才所言,今日臣等叩阍求见,是为请陛下圣断怒川决口一事,其余容后再议!” 聂元生建议姬深抓住怒川决口一事发作计兼然,不过是为了使群臣叩阍对君上的谴责气势扳回来些,并非今日一定要问罪计兼然,见蒋遥拿自己方才的话来堵了姬深,就对姬深微微摇头,示意莫要再继续追究计筥之事,姬深会意,冷哂:“圣断?朕居宫闱,尚未召人上殿商议,尔等皆已联袂叩阍,可见你们才是有主意的那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