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页 (第2/2页)
出蛋的母公鸡”。
这下可算踩了养母的痛穴,可她不对养父发脾气,毕竟是自己的丈夫,再怎么吵也是一家人。
只有桑桑。
是个外人。
对着孩子能有什么招数解气。
不外乎打骂,不给饭吃。
那是人|贩子用惯的,毕竟还存着卖的心思,不能把“商品”折损得太过分。
可买回家的“物品”,只要不弄坏,怎么作弄都随意。
头一两年里,桑桑没在床上睡过觉,牲口一样养在猪圈里,吃喝拉撒也在里面。
看着那么漂亮的孩子,浑身脏兮兮臭烘烘和猪抢食,养母还会拉着外人边看边笑:“哎,你们看,他像不像一只猪?”
后来,反而是村里人看不下去,劝桑桑的养父母,毕竟是买来传宗接代的男孩,要继承他们家的香火,不能欺负得太过火。
桑桑也学乖了,围着养母一口一句“阿妈”嘴甜哄得是心花怒放,洗干净后穿着破旧衣裳也是山里最漂亮的孩子,好看得移不开眼,面对这样的人连重话都不好意思说。
山里人大多不识字,只男孩有机会去外头念书,可山中离乡里远,住读和伙食费加起来又是一笔费用,因而能送孩子出去读书的少之又少。
桑桑养父母家靠养母一人干活养活,从牙缝里抠出钱来存下,留着给桑桑以后娶媳妇。
除此之外哪还有多的钱让桑桑上学?
即便有,也不会这样拿给他浪费。
桑桑没为此要过一分钱。
小山村离乡里远,于是桑桑每天四点起床,披星戴月赶山路上学,包里装的干粮管够一天,晚上回来后还帮忙做农活,跟在养母身边伺候,让人挑不出一点刺。
桑桑在乡里怎么过的,山里人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拿回来的成绩单普普通通,似乎也不是什么读书的苗子。
后来桑桑能考上县城的高中,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桑桑只好难为情地解释:“考试时的前桌是我的同学……”
哦……原来是抄的。
怪不得呢,他们这座贫穷的大山里,可从来没出过读书好的人。即便这样,读到高中的桑桑在山里人眼中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了。
念完高中,桑桑没参加高考,回到了小山村。
他说自己考不上便没去,正好免了养父母的烦扰。
适当读读书就行了,读那么多书除了浪费钱有什么用?能娶到媳妇吗?
桑桑闻言点头,养母露出满意笑容:“桑桑,村里那么多姑娘,你有看上的没?”
桑桑低头,和村里孩子截然不同的冷白肤色上浮出羞赧的红:“阿妈觉得可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