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1/3页)
程昶问:“你已知道是陵王做的了?” “这有什么难知道的?”卫玠抱着臂,往椅背上一靠,“皇城司起火那日,你最后让我查的就是陵王和方家的关系。且你出事当日,我就觉得柴屏不对劲,这个人从来不来我皇城司,怎么刚巧那日来了?” 他左右一看,候在两侧的武卫会意,纷纷退出值房,把门掩上。 卫玠又凑近,压低声音问:“我听人说,柴屏受刑了?是你命人下的手?” 程昶没否认,“嗯”了一声。 卫玠愣了愣,大绥立朝之初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规矩,柴屏堂堂御史中丞,便是犯下再大的罪过,当斩便斩,但照规矩,不能受刑。昨天有人和他说琮亲王府的小王爷下令对柴屏动了私刑,他还不信,觉得程昶不是这样的人,没成想竟是真的。 卫玠抬目细看了程昶一眼。 离得近了,他才发现他的眉宇间隐有一丝森然的、冷凛的戾气。 他与程昶相识不算久,却也知清楚他是个少情寡欲的脾气,这样的戾气,从前在他身上从未有过。 卫玠不由问:“那日在皇城司,你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 然而程昶听了这话,只是沉默。 卫玠于是道:“行,你不愿说,我不问了就是。”他想了想,劝道,“但柴屏这个人,既然肯听陵王的授意追杀你,想必是陵王多年亲信,你就是命人动刑,不能说的他照样不会说,还不如让人把刑给停了,省得老狐狸那里不高兴。” “我知道。”程昶淡淡道,“我从未想过要从柴屏嘴里审出什么,我就是看不得他好好活着。” 卫玠又愣了下,直觉程昶有些不对劲,他张了张口,想要再劝,可转念一想,皇城司走水当日,被追杀的人不是他,被锁在一片火海里的人也不是他,既然不能感同身受,又何必慷他人之慨? “行吧,那我帮你查下柴屏的底,看看他为什么要效忠陵王。” “不必了,这事我已交给宿台去查了。”程昶道,“你要是得闲,帮我去查一下当年忠勇侯的案子?” “忠勇侯的案子?”卫玠一愣,忠勇侯的案子不是早已结了么?还是程昶亲自结的。 他问:“你怀疑老忠勇侯的死,和陵王也有关系?” 程昶一时没答。 他之前查到老忠勇侯之所以御敌而亡,是因为郓王挪用了发去塞北的兵粮。 可陵王是个有本事的人,那阵子陵王执掌户部,郓王挪用兵粮的事,凭他的才干,只要一查账册即知。 他既知道,为何不立刻把这事捅到昭元帝跟前?为何任由郓王投毒去害故太子? 当时故太子的身子已经撑不住了,他若挑个适当的时机,把账册的事告知昭元帝,非但算是救了故太子一命,还能得昭元帝青睐。 但他没有这么做。 这是不是说明,陵王也有把柄握在故太子手中? 他任由郓王投毒,是不是因为他也盼着故太子能立刻死? 程昶想到故太子在最后的半年里,曾一直命人追查忠勇侯的死因,直到临终前的一刻,还说自己对不起忠勇侯,还有要事想禀给昭元帝。 据明隐寺的两个证人所说,故太子临终时已原谅了郓王,那么他致死都未能说出口的要事,会不会其实与郓王无关,而是……与陵王有关? 程昶道:“我说不上来。总之你先查一查,要有线索了,就与我说一声。” “行。”卫玠点头,忽地想起一事,“说起这个,你记不记得你那会儿一直让我查方家?” 程昶“嗯”了声。 “后来我查到方远山被斩后,方家的人逃的逃,散的散,最后只留了的方家小姐,就是云家那个小丫头的嫂子在府中。刑部想着左右一个女子罢了,只派了两名衙差去府上拿人,结果这两名衙差当夜就暴毙了,七窍流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