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4页)
那些冲击县衙的暴民不过数百,又不是要过冬的老鼠抢这么多粮食干什么,也不怕一路吃多了撑死。” 青年语气中有讥讽,“……再说这么大份额的粮食他们存在哪儿,自个东躲西藏还来不及,难不成还天天背在身上?有些人实在是聪明过了余,把别人都当傻子呢!” 天上的日头已经落下,半明半暗的月光冷冷撒在黑黢黢的废弃建筑上,里里外外泛着一层叫人透不过气来的沉郁。良久才听端王几乎是咬着牙齿反身低问道:“……说说看,这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顾衡叹了口气,躬身道:“我们一路过来悄悄探查了十个州县,其间大大小小的粮仓尽数焚毁。以卑职的判断可以断定两点,一是在大火烧之前大部分的粮食已经被转移。二是暴民除非愚蠢至极,才会背着这么沉重的粮食去冲击各处县衙!” 端王脸上阴晴不定,良久才低声嗤笑,“若是有人敢借着这个当口发国难财,我夷他九族……” 顾衡想起在那场大梦当中,这位主子对贪官污吏是痛恶欲绝。只要一经查办,贪官的下场只有三种,一罢官二索赔三抄家。曾下令“丝毫看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山穷水尽,叫他子孙后代也做个穷人”。 有位广东四品知府李曾范因为亏空案被追查而畏罪自杀,这位主子亲自下令,让人拿着账册找李曾范的家人算帐。说有些人自知罪大恶极想一死抵赖,借机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便是死也不能放过。 有了这种铁面无私的皇帝,一时间朝堂上下吏治澄清。 虽然知道面前处境艰难,但顾衡却忽地被激起雄心壮志,微微一笑道:“所幸咱们亲自来看了一眼,仓廒里这么多粮食如果没有被焚毁殆尽,那么必定还安然藏于某处。只要尽数找出来,河南道定能安然渡过今年。” 端王面色铁青,却还是被他这句话逗笑了。 “不管谁得了这批粮食,肯定要想办法处理掉,要不然留着就是场天大祸事,只是这些尽是我们的猜测。河南巡抚舒贵为人恭谨低调,是两朝老臣子。若是没有确切实证,圣人绝不会先拿他开刀……” 顾衡也不是神仙,一时间也猜不出这些失踪粮食到底被藏匿在何处。他看着那些残垣断瓦,深辑到底道:“请王爷给我拨几个人手,我想尽快找到王希久的家眷。他们如今成了孤儿寡母,也不知在那些暴民的冲击下是否安然?” 端王以往觉得自己活得悲苦,如今看到这些灾民的惨痛,倒把往日一腔对生活不如意的怨恨尽数压在心底。 闻言点点头道:“舒贵上的折子里对王希久大加赞叹,说他为护粮仓与暴民英勇搏斗,最后力有不支才以身殉国。我这回来带了五百两抚恤银子来,若是找到王夫人你代我交给她。“ 想了一下又道:“算了,反正还要在此地盘桓几日,我亲自交予她也是一样……” 郭云深手底下多的是长于侦听的人,就是顾衡身边新收的长随韩冬也是出自他的麾下,听到吩咐后立刻当仁不让地领命而去。 在一个小小的县城寻找带着两个孩子妇人,简直是小菜一碟。不过半个时辰韩冬就回来禀报,说在城东的城隍庙附近找到了王夫人。只是那妇人警惕性甚高,遇着陌生人根本毫不理会,好说歹说都不肯过来一叙。 ※※※※※※※※※※※※※※※※※※※※ 古代的行政长官管的事太多了,估计是现在的公安、城管、刑侦、治安、教育等等一把抓…… shg 第一八八章 借条 城东的城隍庙一向香火旺盛, 自从去年一整年的旱涝大灾之后, 这里更是人来人往。人们口里即便没有多少吃食,也要给菩萨面前敬奉三柱香。就像世事越是无常, 人越愿意把希望寄托在这种虚无的祈求上。 县衙被焚毁后知县王希久殉职,其夫人居无定所, 又不愿意麻烦周围同样辛苦的人, 就带着孩子在庙口租赁了一间简陋的小院暂时落脚。顾衡一行人清早赶到的时候, 正见这位七品孺人穿着旧衣在院里浆洗被子, 一个半大的男孩坐在旁边帮着摘青菜。 眼下虽然已经开了春,但是天气还有些寒意。王夫人一双手冻得通红,那孩子身上的衣衫单薄, 懵懵懂懂也不过七八岁的样子,却晓得帮着大人干活了。顾衡看得心酸, 忙上前把那孩子手中青菜放在一边,又用怀中干帕将他的小手擦拭干净。 王夫人一直半垂着头奋力搓洗手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