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节 (第2/2页)
“哎,我家那孩子就是,上幼儿园都一个学期了,每天跟我分开都哭,都哭了一个学期,这个学期才开学,一样的哭……” 大家不禁开始反思,在孩子的身边,就是陪伴吗? 宋秋竹停顿了下,让大家自由的思考深思。 她接着就陪伴的话题,又给出了几点建议。 其实有时高效的半小时陪伴,心无旁笃,都比你一整天在孩子身边,却只顾着拿着手机跟朋友聊天,对孩子不耐烦,嫌她占用了你的私人空间还要强…… 其中一点,宋秋竹提出的就是:“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耍,也不擅长玩游戏,那陪孩子阅读,却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到,又能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 可以早晚陪孩子读半个小时的书。 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把所有的事情先放一边,电子产品放一边,让孩子偎依在你的身边,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读她/他所喜欢的书。 没有孩子会拒绝阅读,只是在他们还没有发现阅读的乐趣之前,缺少一个领路人。而父母,就是那最好的领路人。 因为时间关系,宋秋竹的讲座,只讲了一个半小时。 讲座的气氛很热烈,家长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 家长们还做了宋秋竹设计的小游戏,并且还以小组的形式,热烈的讨论。 在这一个半小时,没有哪个家长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大家都求知若渴,都想用最好的方法去爱自己的孩子。 讲座结束,家长们陆续离席,宋秋竹站在原地,看着家长们离去的身影,其中有一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都一起来听讲座了。 宋秋竹觉得很感动。 这些孩子有这样的父母爱着,一定会很幸福吧。 她仰起头,看了一下灰蒙蒙的天空。 如果陶凝还在的话,那她也还可以像一个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尽情的撒娇。 可是,不能了。 因为不能,所以她才要更加的努力,想以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孩子的世界,可以变得更美好。 吴群也是陪在旁边,从头到尾参与了这一次的讲座。 她迎上来,一脸欣慰的表情。 宋秋竹说她这样的实战经验是第一次,可是第一次能做成这样,真的很不错了。 她走上前,拍了拍宋秋竹的背,说:“秋竹,如果你妈妈在,一定会为你骄傲的。” 吴群说:“刚刚有家长在微信上私信我了,说第二次的讲座,她还会来。她说,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对于育儿这一块,却有着这样切合实际,以及新颖但却实用的理论。这一节讲座,她学到了很多。” 别人的肯定,对宋秋竹来说,自然是极大的鼓励。 “四月份吧。你三月不是要结婚么。四月,你再来一次讲座。” 吴群十分的欢迎。 很多人总觉得幼儿园么,不就是孩子玩耍的地方。 这个想法没错,但幼儿园,也更是儿童心灵营养汲取的地方。 一个人很多良好的习惯与品德,都是在幼儿园习得的。 而家园共育,除了学校的努力,更离不开家长的努力。 所以,吴群特别希望家长们也能得到提高,跟他们一起,为了孩子未来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听到吴群这样说,宋秋竹点点头,说:“没问题。吴姨,谢谢你。” “傻孩子,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 “你这次的讲座,我会叫刘老师整理出来,发到微信群里跟家长们分享,让更多的没过来的家长,能够学到你的理念。” 跟吴群聊完之后,宋秋竹告辞出来,已是下午五点。 她回到车上,准备开车回风苑,俞子叙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阿竹,讲座已经结束了?” “是啊。” “我相信你做得很好。”俞子叙的声音带着笃定。 宋秋竹笑得眉眼弯弯:“对我这样有信心?” “是啊,因为你是阿竹。” 宋秋竹听了,心情更加愉快。 “老公,你今天嘴这么甜,是不是抹了蜜了?” “有没有抹蜜,等我回来你尝尝就知道了。”俞子叙的笑声传来,宋秋竹脸颊一热,啐道:“不要脸!” 她现在对着俞子叙也比以前更为放松自在。 也许是因为知道俞子叙会无条件的纵容着她,所以,她才恃宠而骄了。 “要不要脸都没关系,只要你就够了。” 完了,宋秋竹觉得自己接不下去了。 今天的俞子叙,是不是被什么人的魂魄附体了吧? 挂了电话,宋秋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还是很热,刚刚俞子叙说的话,让人招架不住。 只是,没有哪一刻,她像现在一样,迫不及待的想回家。 她没有了母亲所在的温暖的家,但现在她有自己的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