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传奇_第一百零三章 按图索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按图索骥 (第2/3页)

是人来人往,就连一个悬赏捉拿的告示都没有,徐至和周沅芷都暗自觉得奇怪,心想:也许是知州见府中没丢弃什么值钱的金银物件,怕丑事外扬,不敢声张的缘故!

    徐至拿出地图,拦住了几名当地的百姓,诡称自己是外地来晋阳的游客,要去城南的大明宫游玩,不知去那的路径。

    一名百姓摇头道:“城南一片荒芜,都是坟场,哪有什么宫殿,要说城南的古迹,只有一座晋祠,供奉着一千年前古圣贤晋侯,听说当朝文皇曾经驾临晋祠,如今祠中还有他的亲笔御书呢!客官们可以前去观瞻游玩一番。”

    另一名百姓劝阻道:“各位客官,你们不知道,如今连连征战,河东百姓朝不保夕,哪有心思去城南瞻仰晋祠,只怕这晋祠也淹没在荒草荆棘之中了!再说城南那里常有野兽出没,你们还是不要去那了!”

    周沅芷仔细看了古地图,还是不想放弃,又问道:“几位父老,你们可知城南可有一大片湖水,叫晋阳湖?”

    那几名百姓都摇头道:“我们晋阳四周都是高山,哪有湖水,要说河水,那只有城东的汾河了!”

    徐至又询问了几名百姓,见他们都不知晓地图中大明宫和晋阳湖的具体位置,只好一一谢过城中百姓,叹道:“连城中百姓都不知晓城南的大明宫,难道短短一百多年,这大明宫就突然从地面消失了不成?”

    薛阿檀叫道:“徐大哥,周姑娘,我们何不亲自去城南找一找?”

    何梦娇阻止道:“薛阿牛,这晋阳城南有数百里之遥,如果没有向导,就凭我们7个人,就是找上一年,也不可能找到大明宫的遗迹!”

    李存孝也道:“何姐姐说的有道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如果找不到古地图中的线索,要想在晋州城南找到大明宫,就像海底捞针一样,比登天还难!”

    众人穿过汾阳桥,看到前面一个茶楼中,坐满了茶客,在听一名艺人说书。只见那说书人须发灰白,年过花甲,满脸沧桑,拿起一块惊堂木,猛拍了桌子,扯着嗓子说道:“各位客官,小人今天要说是国朝开国卫公的故事!这也是250年前发生在我们太原城的真事!”

    说书人刚说完,下面传来了一阵阵啧啧的惊叹声,随后是一阵拍手叫好声。

    李存孝、薛阿檀、了嗔、了痴还是第一次听书,见说书人说的热闹有趣,央求徐至去茶楼听书。徐至拗不过众人,只好跟随看热闹的百姓,围拢在说书人的身边,听他细说那段往事:

    话说前隋末年,朝廷有一名宰相,叫杨素,这杨素本是隋炀帝的叔叔,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权倾朝野的一般人物。这杨素权利熏天,家产亿万,竟也想攀附风雅,仿效古代孟尝君食客三千的事迹,在长安到处招揽天下的奇人异士。

    这李卫公本是名门之后,翩翩美少年,一入相府,就被杨素看中,杨素与李卫公谈及天下形势,常常废寝忘食,感叹不已。有一次杨素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卫公道:“李郎雄才伟略,我现在这个座位迟早是他的!”

    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杨素身边有一名手持红拂的侍女,见李卫公少年英雄,竟然不顾名节,当晚逃出相府,投奔卫公。卫公见佳人脱下衣帽,乃是一名秀丽的佳人,十分心喜。两人为了躲避杨素的追捕,连夜逃出长安,前往我龙兴之地太原。

    说书人说完了这一段,拿起桌上的一把二胡,用秦腔哼唱起小曲,以娱听众,只见他唱道:“雄才隐布衣,红拂伴宫帏。举目三分醉,闻香两颊绯。晨诤天下势,夜泊美人归。慧眼谁能似,风流自古稀!”

    说书人唱完小曲后,继续说道:两人在路途中结交一名虬髯客,那客本想在中原建功立业,但他从李卫公口中得知太原有天子气象,于是决定让卫公帮忙,要亲自见一见文皇的真容。卫公答应了,决定携红拂先行一步,并与虬髯客约定一个月后在太原的汾阳桥相见。

    卫公进了太原城后,沿着汾河,去了城南的大明宫,拜见了唐王,太宗见了卫公一见如故,从此卫公就成了太宗身边的股肱之臣。

    周沅芷听到这里,轻声对徐至说道:“早在隋朝就有大明宫了,我们何不问一问这位说书的老伯,说不定他见多识广,能知道其中的缘故呢!”

    徐至朝周沅芷点了点头道;“等老伯说完了书,我们再去请教他!”

    周沅芷见身边的李存孝、薛阿檀等人也听的有滋有味,嗔道:“大哥,看你们听的这么痴迷,不会被李卫公的奇遇给吸引住了吧?”

    徐至答道:“这李卫公真是命有天助,不知后面发生什么传奇的事情?”,只见那说书人继续讲诉道:

    后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