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2/3页)
其他众多的选择,是去做木匠、当大夫,还是开铺子当账房,这都可以。” 吴氏叹口气,“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可咱们顾家,出了好几个秀才,举人也有,还有你这样连中六元的状元,你们的身份体面。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若是三宝真的去做学徒学手艺,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啊!” 顾驰摇摇头,不赞同道:“读书人、学徒,亦或是在乡下种地的,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光明正大、不偷不抢的赚银子,都是好样的。如若说我没有成为进士踏入官场,那我此时可能在书院教书,不管是官员还是夫子,依旧是我这个人,哪有什么体面不体面的。” 吴氏点点头,“当娘的总是希望孩子们日子过得好,出去受人尊敬。罢了,三宝还有好多年呢,他要是愿意读书,我们自是会继续支持他。他要是想做别的事情,大郎和我也不会反对。如今的日子和以前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我也不能太贪心,该知足了。” 想当年顾驰进京时,二宝三宝还是个小萝卜头,如今一个个也走到了人生的分叉口。 此行回来还有一件事,便是顾大宝顾问昭的亲事,他会试没有通过,年龄也不小了,之前已有合适的人选,趁着这个机会,让顾驰还有顾父、顾母把把眼,若是没有什么问题,便将亲事定下。 女方的兄长,和顾大宝是同窗,女方的父亲,是府学书院的夫子,书香世家,要是搁从前来说,这等好事肯定轮不到顾家人头上。 趁着顾驰在家,和女方那边商量好,迅速的将婚事办了。 顾驰心中还挂念着一件事情,他找到了临南县如今的县令,向他说了自己的打算,愿意拿一笔银子出来,专门用于贫寒人家看病、赡养老人。 做爹娘的将孩子们辛辛苦苦抚养大,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同样的回报父母。 或是因为家贫无法孝顺,老人生了重病也没银子看病,也有些只管自己好吃好喝,等着爹娘老了,便不再看管,一个铜板也不愿意拿出来。 经过老周氏这件事,顾驰更加意识到这一点,当人老了以后,若是遇上孝顺的儿孙,出事了也愿意花银子不放弃,那便是幸运极了,可若是遇上不孝的儿孙,那可是大大的不幸。 所以他愿意拿出一笔银子,整个临南县,若是有哪位老人生病实在是拿不出银子,或是年老了无人抚养,只要情况核实,不弄虚作假,都可以从这笔银子里支出。 他能力有限,顾不了别人,只能尽力而为。 顾驰的举动传出去,临南县的百姓更是赞不绝口,纷纷夸赞他是个好官,不忘本。 其他官员有样学样,不仅是这些官员,还有那些富贵的人家,纷纷掏腰包,将银子用于十分贫困的人家修缮房子,定期派遣大夫去各个村子诊治等等。 不管他们出发点是不是为博取一个好名声,最后受益的还是百姓。 待一切事情妥当,到了启程回京的日子。 这一段时间,小桃子和舟宝却俘获了村里大人和小孩子的喜爱,临行时,依依不舍的告别。 小桃子和舟宝从的是官话,在村里待的这一段时间,动不动蹦出来一句河省的方言,配着那白嫩的小脸儿,让人忍不住笑出声。 再次回到上京城,顾驰来不及多加休息,赶忙去往户部处理堆积的任务。 小桃子和舟宝之前耽误了太多时间的学业,也要加倍努力。 书院的孩子们,大多年龄相当,他们知道小桃子回了老家,缠着让她讲一讲月水村的样子。 小桃子打月水村回来,时不时的官话里掺杂着几句河省的方言,“ 村里有条河,形状像月牙儿...” 只听见“噗嗤”一声,背后传来一声戏谑,“这是哪儿来的小土妞?” 小桃子好似精致小扇子般的睫毛眨了眨,转过身看了一眼,蜜桃脸爬上一片绯红。 说这话的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旁边还站着一人,修长的墨色深眸带着浅浅的笑意,周身气度不凡,一下子进入小桃子的眼帘,这便是大皇子周珩。 唔,刚刚说的方言被大皇子哥哥听到了,小桃子有些不好意思。 看着小丫头害羞了,周珩示意身旁那人噤声,他朝着小桃子走进,“还记得我吗?” 小桃子乖巧点头,脆生生开口,“记得,是大皇子哥哥,给我送脆桃的大皇子哥哥。” 周珩眼底笑意更甚,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瓜,“ 前一段时间顾大人告假,带着妻儿老小回乡,今日一看,小桃子应该很喜欢月水村吧?” 要不然怎么一口河省方言说的那么溜呢!顶着一张蜜桃脸,说着一口河省方言,真真是可爱。 是的,周珩心里只有一种感觉,那便是可爱极了,虽加上这一次,也不过是第二次见到小桃子,可周珩还是挺喜欢这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的,一举一动稚嫩又可爱。 “月水村是爹爹长大的地方,我和哥哥还有村中的小伙伴,一起上山摘果子,在月水里摸螃蟹,玩的不亦乐乎。” 小桃子两颊的小酒窝露出来。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