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节 (第2/2页)
。 余清泽真诚地道谢:“多谢赵管家。” “客气。”赵管家摆摆手,示意不用在意。 送走赵管家,余清泽去铁匠铺看了看铁匠师傅做的那个平板手推车的进度,发现他们已经做好了两三台了,铁架子,木板承重面。 他试着推了推,发现还不错。他又跟他们说了一下,让他们到时候拉着这东西,装上重货到街上溜一圈,然后两人又定好了价格,余清泽这才回去了。 隔天,赵管家传来消息,说石家已经把石笙禁了足,一直到他成亲,不会再出来了。 余清泽闻言,终于放了心。 次日,畅哥儿和他阿么将换洗衣物等东西带了过来。余清泽将店铺的事情交代好,他便到市场上买好了需要的材料和猪肉、猪肠就回村里了。 腊肉腊肠这东西,各地有不同做法,余清泽就用了他们家乡最简单的做法。 因为这次是尝试性做,他就做了两种腊肉,每种弄了五块,一种是只放盐腌制纯咸味的,还有一种是混合了香料腌制后再熏的。 将香料碾碎混合,肉条分别抹上足够的盐和香料,用力搓揉让调味品入味,然后放在盆里腌两天,过两天后洗干净晾干水,再挂起来烟熏。 腊肠则要复杂一点,先把肥瘦适中的肉剁碎,放入盐、一点糖、一点白酒、五香粉搅拌均匀,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放入辣椒面,让肉馅腌制一个时辰。 将猪肠子洗净,然后将腌制好的肉馅灌到肠衣里,每隔一段距离弄根绳子系紧,然后继续灌,直到灌完。 随后在灌好的肠衣上用竹签均匀地戳一些细孔,再挂起来晾几天,再熏制。 做法挺简单,余清泽说一遍,常爷爷基本上就知道了。两人忙活了一天,将腊肉和腊肠全部做完,然后就等过几天再熏。 随后,余清泽又开始准备做红薯粉了。 因为以前没做过,余清泽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好,他便先用了一木盆的红薯。 将红薯洗净切碎,然后用石磨磨成浆,随后过滤掉粗粒和杂质,静置两天。 在等待红薯淀粉浆静置的时间里,余清泽又跟常爷爷到河里打了鱼,将鱼剖开两半放盐腌制好,到时候可以和腊肉腊肠一起熏。 腊鱼也很好吃,还有腊鸡腊鸭,味道都很好。 余清泽干脆又趁空去了趟城里买了两只鸡两只鸭,顺便去小吃店看了下,见一切都好,又放心地回去了。 过了两天,等到里面的淀粉完全沉淀下来后,再将面上的水倒掉,里面便是淀粉块。将淀粉块取出来晒干,晒的过程还要将其碾碎变成粉末状,完全干后便是红薯淀粉。 接下来就可以做红薯粉了。 按照余清泽师父的说法,手工做这红薯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放在盘子里水蒸出来的,还有一种是漏粉法。 两种方法,水蒸的要简单些,但是不适合量产;漏粉法则需要耗费大力气去揉面团,好处是一次可以做很多的粉条。 他两种方法都试了,水蒸的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漏粉法,他做了五次才终于成功了。 而这时候,已经过去了八九天了。 看看厨房里在熏着的腊肉腊肠,又看看晾在竹竿上晒着的细长粉条,他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明天终于可以回店里见乐哥儿了。 然而,他在家里忙活着的时候,小吃店那边,却出了一件事。 第78章 疯狗,房子 这天,天刚蒙蒙亮,还没亮透,乐哥儿、畅哥儿和他阿么三人正在厨房里做点心。 忽然,店门外有人敲门。 啪啪啪的,是直接用手掌在拍,又急又重的,拍得人心里发慌。 “这么早谁啊?天都才刚亮。”畅哥儿阿么疑惑地抬头看了门口一眼,包好一个包子,就准备出去看看。 畅哥儿一把拉住他阿么,说道:“等等阿么,这么早,外面街上都还没几个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咱先问问。” 乐哥儿也点头,比划道:我们之前住那么久从没有碰到这么早就有人来敲门的。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这么一感觉,是有些不对劲。 屋外,拍门声越来越急。 最后,畅哥儿说道:“我去看看。” 乐哥儿拉住他,比划道: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走到门口,畅哥儿隔着门问道:“是谁?” 拍门声停了,然后外面响起一个焦急的声音:“余老板?余老板在吗?” 找余大哥(余老板)的? “余老板不在,你过两天再来吧。”畅哥儿答道。 两人听着那声音有点儿耳熟,畅哥儿指指门缝,示意从门缝里看看。 乐哥儿点头。两人一上一下趴在门缝上往外看,看了好一会儿,两人直起腰。 乐哥儿皱眉比划道:是石少爷? 畅哥儿点头,用气音说道:“我看着也是他,披头散发的,好像很狼狈的样子。” “他在的,他肯定在的,他不是住这里吗?快开门,让我见见他,我要见他。”门外,石笙焦急地看着街道,很担心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