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_第1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节 (第3/3页)



    他们已经往公社送过一批货,一共有一百刀,质量虽然比不上那些好的细纸,却比那些黑粗纸好很多。

    只可惜数量还是太少,乡下生产队作坊,农闲生产农忙停产也是规矩,不可能不干农活加大生产。

    看过以后邱云也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帮助他们完善造纸的方法,改进质量。

    回村的路上,周明愈按耐着心头的紧张,“邱经理,现在都要大炼钢铁,那工厂也都要停工吗?”

    ☆、第96章 表彰奖品

    邱云道:“工厂不会停产,只会抽调一部分工人去支援炼钢,机关学校都要支援大炼钢铁,就连我们百货商店都抽走八成人呢。”

    周明愈一听便开玩笑道:“那我们造纸厂也是工厂,是不是也不用关停?”

    邱云也开玩笑道:“咱们这工厂规模可有点小啊。”虽然叫造纸厂,可实际就是生产队的小作坊,这个大家都清楚啊。

    周明愈一听似乎可以商量,他便将村里的情况讲一下,末了笑道:“邱经理,我们大队书记说县委要求‘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要去炼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邱云正色道:“你们这个大队书记还挺能掰的,说的是壮劳力去炼钢,十五到五十岁,妇女都不用去呢。领导们知道怎么才是最好的安排,当然不会盲目指挥不用担心。”

    周明愈松了口气,笑道:“我们也不知道县里政策,就只能听大队书记说,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县里说的是牛,到了我们村里可能就变成了猪,真是……”他摇头苦笑。

    邱云道:“是应该加强基层干部的引导和监督工作。”

    周明愈叹了口气:“除四害那会儿我们耽误了收麦子,这会儿大炼钢铁可千万别再耽误秋收。要是没有人收庄稼,到时候是要挨饿的。”

    高粱不少,现在收了一半,大豆、谷子数量不多,可玉米和地瓜不一样。

    玉米有一大半的公粮任务,地瓜是社员的主要口粮,满坡的地瓜要是不收回来到时候下雪上冻那就全烂地里。

    邱云没种过地还真是想不到这里,因为县里强调要赶在秋收前面的黄金时机抓紧时间苦战十天,争取让高进县开始流铁水出来。

    现在不管报纸还是城里乡下,都在宣传“以钢为纲全面跃/进,”“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立刻摆脱一穷二白”。工人、农民、学生全部热情高涨,被一种莫名的力量和精神支撑着,让他们豪情满怀充满必胜的信心,仿佛要将全部的积极性都投入进去一样。

    说实话,从城乡这一路过来,先锋大队已经是他见过最冷静的大队。

    县城附近的城关公社已经修建高炉炼铁,全公社的男女老少比过年还高兴,好些人不睡觉夜以继日去炼钢,真可谓投入全部精力。

    那小高炉里要是流出红铁水,对他们来说比自己生个大胖儿子还让人高兴呢。

    “周明愈同志,你……是不想参加炼钢任务?”邱云敏感地觉察这一点,这可有点不大好啊。

    周明愈忙摆手解释道:“怎么会呢!当然想,这可是我们全党全民的光荣任务,我们要超英赶美,争当先进。现在咱们红旗公社都有铁矿,更要好好炼才对,俺们别提多高兴了呢。”

    周明愈想的是,这种时候他不会给任何人自己不积极参加大炼钢铁的把柄,绝对不说政策不对。当然也绝对不给人灌输这是不科学、冒进的运动,因为这不是在叫醒别人,这是在把对方推入火坑。

    如果叫醒了对方,万一对方在某些场合发表了这种观念,那随之而来的就是难以承受的摧残。

    大炼钢铁也是不断反右的过程,谁要是发表怀疑论或者认为劳民伤财炼不出钢铁,那就要被打成□□狠狠□□,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时候只有反右,没有反冒进,也没有对错善恶,革命有理、成分第一!

    政治思想永远先于业务能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