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节 (第2/3页)
疑目标,这事要是被皇帝知道,那肯定是宁可杀错,也不肯放过,直接了结了戴梓。 敏宁思索起来,该怎么度过这一次难关。 现在肯定不能传消息出府,四爷既然怀疑到她身上,这段时间肯定是紧盯着她。 随后敏宁又有些叹气,要不是想着武装航海的船队,她怎么也不可能冒着危险,这个时候就将火器传出来。 好在,戴梓已经被她藏起来,平日里只待在地下的实验室里。 看来这么一个人才在康熙年间是无法冒头了。 也好,皇帝明知道戴梓的才能还是将他发配,一看就知道是防备着火器。 在康熙年间,戴梓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那么等四爷登位,再恢复戴梓所该拥有的荣誉。 敏宁老实起来,但隔壁的八爷府中却不怎么好过。 敏宁岂是那么容易被人欺负的?虽然被四爷看得紧,但不代表她不能给隔壁府找麻烦。 老八既然敢将她找日本人麻烦这件事告知日本人,那么就别怪她迁怒到他身上。 “老八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听下面的人说一些商人聚集起来,拒绝提供货物给咱们?” 这一日三皇子听到手下传来消息,说是平日里采购货物的商铺拒绝再提供货物。 通往东洋的商船可是他钱财重要的来源,这猛一出了事,可不让他惊慌失措。 关于商船平日的采购都是老八这边的人负责,出了事他自然来来老八府上问个究竟。 八爷一脸苦笑的摇了摇头,放下酒杯,指了指隔壁,“这不是得罪小四嫂了吗?她那边的商铺拒绝给咱们供货,许多小商人都是靠着小四嫂的厂子,她这边已断货,那些人更不敢给咱们供货。” 一听是隔壁的人,三爷当即闭了嘴。 隔壁的安佳氏生意之大,三爷不是不知道,甚至整个大清都已经有了传言,安佳氏的生意已经占据了大清的半壁江山。 不过这女人做生意是一把手,收买人心也是一把手,每年有一大半的利润都被分出来,修路种树,办孤儿院养老院之类的慈善机构。 就连一些古建筑损毁,她都会参上一脚捐一些钱来修补。 可以说安佳氏那些生意,在大清的风评非常好。 更别说她开设的那些工厂遍及了整个大清,可以说直接养活了上百万的人口,间接涉及的人更多。 光是养活了这些人,这个生意也没人敢动,谁敢伸手别说老四就是汗阿玛就先把这手给剁了。 前些年某个地方发生旱灾,都是靠当地的工厂招工,其他工厂供货供物,直接救活了一地百姓。 光是这一个活命之恩,就受到一省之民的拥戴,更别说旱灾时反应迅速将成年男子招收起来,避免了因为灾情出现的骚乱,又利用旱灾时间,通修渠道,稳固堤坝,使的一个时常饱受旱灾涝灾的重灾地区,逐渐发展成鱼米之乡。 当地的县官将所有事一一记录下来呈到御案上,他还记得当时汗阿玛将他们几个招过去,将折子递给他们时那满脸的高兴劲,直称安佳氏不愧是皇家的好儿媳,看那副表情完全忘了老四福晋才是他正经的儿媳妇。 要不是有汗阿玛做靠山,安佳氏那么大的生意完全是一块肥肉,谁不想啃上一口? 当年太子也想出招,后来还不是被汗阿玛叫去训了一顿,就惜了这些分心。 不然那段时间,太子也不会老是跟一个女人过不去,见到安佳氏时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第9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95) 三皇子一把抢过八爷手中的酒壶, 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花园内的亭台,地下烧着地热, 亭台四周都是开阔的,但是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此时的花园内的草木已经凋零, 只几棵靠近假山边的松树还是常青着, 亭台靠近水边,可以看见不远处那一座新搭上的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