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故人戏_第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2/3页)

业后就回来了。”

    谭庆项似乎不愿再谈,起身穿上围裙说:“给你留了晚饭,你收拾一下餐桌。”

    “是年糕吗?”这可是谭庆项最拿手的菜。

    “想得美。”谭庆项把蒸笼打开,是灌汤包。

    好吧,灌汤包也好吃。

    饭后,沈奚等到十一点多,傅侗文也不见人影。

    洗过澡,她在床上看书。

    这间卧房越来越像傅家老宅,万安是个念旧的,自作主张地按着他的印象,今日换灯盏,明日换花瓶的,到如今,竟把床帐也都挂上了……

    门忽然被推开。

    她立刻抱住枕头,就势滑下身子,趴到床上装睡。

    入耳的脚步声很轻,床帐被掀开。黄铜挂钩撞上床头,叮当几声响。

    鼻端,有香气飘来。

    “你再要睡,排骨年糕就没了。”他轻声道。

    沈奚立刻睁眼,见他半蹲在床旁,右手里端着一盘排骨年糕,惊喜之余,马上翻身坐直,接了他手里的盘筷:“你特地去买的?”

    “听说你晚上想吃,就去买了,”他说,“也是巧,我四弟爱吃这个,你也爱吃。”

    “在上海吃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了,”沈奚悄悄说,“楼下有时有卖宵夜的小贩,炒的最好吃,比饭店里的还要好。”

    傅侗文一笑,轻敲她的额头:“更巧了,他也如此说过。”

    两人笑着聊着,分享这一份排骨年糕,等吃完,又相伴到洗手间去刷牙洗脸,仿佛一刻都舍不得再分开。到回来,傅侗文也没睡的打算,和她一左一右地倚在床头轻声闲聊。

    慢慢地,就聊到过去傅家请过的洋先生。原本是打算让先生教授少爷们学洋文,后来发现这群少爷既惹不起也管教不得,最后就成了傅家的一个活人摆设,偶尔被少爷们逗得说两句洋文,被戏称为“洋八哥”。傅侗文自幼和各国领事馆的大人们来往多,学得早,后来四爷的洋文都是跟着他来学的,四爷走后,他又教五爷。

    “清末的课本很奇怪。一页十二个格子,横三,竖四,”他食指在掌心比划着,“每个格子讲授一句话,格子里的第一行是中文,第二行英文,第三行就是中文译文了。”

    “中文译文?”沈奚英文在纽约学的,没见过这种课本。

    “打个比方,”他道,“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这句话在课本上是‘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

    “啊?”沈奚忍俊不禁,“这念出来不像啊。”

    他叹道:“后来课本都是自己写的。”

    “真难为你,”沈奚笑,“又当哥哥,又当洋文老师。”

    “小四和小五都算争气。”他道。

    未几,再道:“央央也争气,读书用功,绝不比男儿逊色。”

    她被夸得脸红:“我二哥常说,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傅侗文轻轻地“哦?”了声。

    “我二哥也爱听戏,”她看壁灯光下的他,“脾气秉性和你很像。”

    “沈家二公子,”他轻声道,“无缘一见,可惜。”

    “离家前,我最后见的也是他。”她又说。

    那时在马车旁,二哥嘱咐她不要哭闹,还告诉她,从今往后她要独自在世间生存,想家也要放在心里,忘记自己的姓氏,忘记自己的家宅,忘记家里的兄长和弟妹。

    年幼的沈奚不知沈家遭遇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