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 动心思 (第2/2页)
地看向木燕归,爷爷奶奶可想小姑姑了,还经常念叨说这么好的日子要是让小姑姑一家也来就太好了。 木燕归想了想:“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找不到就算了,我们就得离开了。” “谢谢主子!”宋廉高兴地行了个礼,转身去问铁蛋详细情况了。 “你就是他们说的主子,他们刚才说的就是你们家的事?”如果是个成年人,他们说不定还不敢过来问,可一看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有些人就壮着胆子问了。就算不打算跟他们走,多问问也当是听故事了。 “是!是我家的事!”木燕归沉着地回答,虽说小小的年纪,但有些人的气质就是与生俱来的。 “他刚才说的是真的?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有的人是追着问。 “因为我们家土地很多,白荒芜着太可惜了,需要很多的人去耕种。” “那你们不收租不收税,你们吃什么?” “我们只收做生意的税,然后用这个钱从你们种田这儿买粮食——我们那做生意的人很多,当然收的税就多了。” “噢!”问话的人总算有些明白了些什么,就又问道,“做生意的人多了,还能挣到钱吗?还得交税。” “能的,做一年的生意比得上种十年的田。”木燕归点点头,“当然除了那些运气特别差,真不适合做生意的以外。” 对于贫苦的人们来说,富人永远是他们仰视的存在,他们没有士农工商的等级之分,在他们有限的认知中,只有贫富之别,所以在听了木燕归的话之后,有些人就起了心思了。 “可你们那儿也太远了,坐船就得一个月。”有些人惋惜。 “真笨!”看了半天热闹的杨川说,“你们若是做了生意,就可以搭着做生意的船队回来了。就像宋廉——狗剩那样,想回来,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就回来了,挣钱探亲两不耽误!” “哥,要不咱们俩跟他们去了?反正家里就咱们俩,也没什么牵挂了。”有人真动心了,就在一边开始商量了。 “自古以来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老子决定了,就去搏一搏,说不定还真能挣来个前程呢!小少爷,我们怎么才能去?”这是丐帮的人,是混在人群里的托。 “就是,虽然说穷家难舍,可在这边也真没个出路,忙乎一年累死了种出的粮除了交租刚够填饱肚子,一遇到荒年就得讨饭,要不,咱们也去了?” “咱们家是佃户,除了两间破草房子就没什么了,你看他们都想去了,咱们……” “不行!这么远,又不知道真假,万一是骗子呢?” “咱们得再看看……” “看什么,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哪儿都是家,我就跟他们走了,你们呢?” “那……我也去,我在老家就佃了两亩地。他们不是说了吗,一到那儿就给房子给地?” “你们俩都去了,那我也去,小少爷,我们仨都去,行不行?” “可以,你们先报个名,我们还得查一下你们往日里的名声好不好,若是那种有歪心思的、平日就惯是坑蒙拐骗、偷奸耍滑的人,我们还不要呢!”杨川高傲地说。 事情就是这样,你真诚地和别人说你多好多好的时候没人信,可当你苛刻的条件提出来了,信的人反倒多了,有些人甚至还担心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落了个不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