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节 (第1/3页)
秦珩点头。 车厢中又恢复了安静,秦珩深吸一口气,希望那位跟她交集不多的二嫂莫要起疑才好。 然而太子妃丁如玉胆大心细,她想到了旁人都不敢想的那种可能。但也仅仅是想到而已。她无意得罪谁,也不想惹事。晋王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她现下首先考虑的,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回到东宫以后,还是太子问起她今日见闻,她才说起今日在弘启寺遇见晋王以及那位瑶瑶姑娘。她只感叹了一句:“像,真像。” 太子皱眉,三弟带着瑶瑶姑娘在那棵大槐树下吗?三弟果然还是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幻境中么?轻轻叹了口气,太子道:“差点忘了,前几日母后叮嘱孤问三弟一件事,到现在还没问。” 太子妃笑了笑,并未追问是何事,只说起今日在弘启寺的种种。 次日太子寻了机会问秦珣:“那天父皇提到的,你与陶家表妹的亲事,你意下如何?” 秦珣不料他竟问及此事,双目微敛,沉声道:“那次我跟父皇说的很清楚了。我不同意这桩婚事。父皇无非是希望这桩婚事能让我与皇兄更近一些。”他看向太子,目光灼灼:“难道二哥不信任我?非要我用婚事来表明忠心吗?” 他直呼“二哥”,太子面上的笑意微敛,轻咳一声:“三弟严重了,你我骨肉至亲。不信任你,我又能信任谁?只是,不谈公事,你真不中意她?” “谈不上中意不中意。”秦珣勾了勾唇角,眸中闪过一抹柔情,“不过成亲是一辈子的事,还是顺着自己的心意来更好。” 太子心头一跳:“是因为瑶瑶姑娘?” 秦珣笑而不语。 “她不是四弟,你不能因为四弟,搭上自己一辈子。”太子颇有些痛心疾首,“你若真觉得亏欠他,将来有了子嗣过继给他,替他传承香火,多多照顾苏家,都行,你不能……” 听到子嗣,秦珣挑了挑眉:“嗯,我的子嗣就是她的子嗣。”想起太子前头的话,他笑笑:“皇兄想多了,我不觉得亏欠。而且她和四弟,我能分得清。” 怎会分不清?她虽然一人多面,可他知道老实胆小又呆呆的,那是四弟。温柔娴静,偶尔也会撒娇的是瑶瑶。这些都是她,也都不是她。 “……好。就算这样。”太子深吸一口气,“若父皇不同意呢?” “父皇为什么不同意?”秦珣反问,“不同意那就先不成亲。皇叔年近三旬才续娶,我等得起。” 太子微怔,他没想到三弟竟然已经打定了主意。他沉默半晌:“孤知道了。” 他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皇家子女,在亲事上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与父皇指定的妻子琴瑟和谐。 太子再见到陶皇后时,简单提起了此事。他绝口不提瑶瑶,只说三弟如今无意成家,不想耽搁了陶家表妹。 “他果真这么说?”陶皇后沉声问道。 太子笑笑,温润大方:“母后也知道,三弟自小就不好女色。过些日子,他还要往边关去。给他议亲的事情,可以先缓一缓。”他顿了一顿,又道:“父皇如今还未痊愈。三弟孝顺,也无心此事。何不等父皇龙体康健之后,再行商议?” 陶皇后素来贤良,听儿子说的有理,倒也未显怒容,只冷哼一声:“说到底,他还是看不上陶家的姑娘?如果真愿意,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道理!” 太子只是一笑,略一沉吟:“表妹也很好,只是两人缘分未到。既然不合适,就不要声张,免得损了表妹的名声。京城里,优秀儿郎多的是。母后帮表妹再挑一个就是了。”他顿了一顿,又道:“三弟的性子,原本也不需要用婚事来捆绑。” 皇家亲情淡薄,亲兄弟尚能操戈,更何况姻亲? 陶皇后点了点头:“我儿放心,母后心里有数。”她说着忽然皱了皱眉:“对了,本宫听说,你三弟当日从河东带回一个姑娘?他看不上你表妹,是不是因为这个姑娘?” 太子心头一跳,他也疑心如此,但是面对母后,他口中说的却是:“不是。儿臣见过那个姑娘,跟她毫无关系。” 他说的异常笃定,陶皇后点了点头,并未多言。她将话题转到了丁如玉身上:“太子妃近来身体如何?也不知这一胎是男是女……你们需要早些诞下嫡嗣,你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