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幼子的从容人生_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3/4页)

调回关内防守,好像是被安排到阊锡那边任一小小参将,不过小赵大人好像与此人有过交际,对其遭遇很是不平,便走了兵部那边的路子将人悄悄调回了南郊大营。”

    “当年苏州贪腐巨案,明诚确实是承了陆冉的情。”太子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把陆冉拖下水,那定国公就无法置身事外,有了西郊的兵权,他好歹有几分底气啊。“快,荣宝你即刻派遣得力心腹持孤密信前往南郊大营,务必让陆冉领兵护驾!”

    “遵旨!”

    太子仓促写下书信,为防陆冉畏缩,甚至许下了威武将军之位,信纸入封之前,太子又亲自请陆氏手书一封一同带去了军营。

    京中风云涌动,宗人府的一个破落小院内却可以听见妇孺压低的缀泣声。

    庶人杜氏没有去管那几个要死要活的侧妃,虽然她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宗人府里刀影重重,院外尽是宗卫的尸体,曾经的皇长子盛阆顼正将嫡子圈在怀里,不让他沾染这些肮脏龌龊的血腥。

    “王爷,时辰到了。”废诚王一党当年没有被斩尽杀绝,盛阆顼硬顶着乾封帝百般折磨就是没把军方名单交出来,最后不过料理了明面上那几个武勋,藏在北郊里的这股兵马是诚王与杜老爷子养了八年的死忠,人数不多,但都忠心耿耿。

    “盛阆祯不可信,他已经疯癫入魔,王妃与世子就交托给你们,等柱国公他们一动手,你们就乘乱离开,天涯海角,永远不要再回京师。”

    “父王……”

    “逸儿,记着听你母妃的话,将来长大了好好孝敬她,嗯。”他这一去必然是天人永隔,也不知道王妃与爱子是否能逃出生天,可盛阆顼已经不愿意再熬下去了,母妃被夏氏那个贱人磋磨至死,这个仇他一定要报!

    父皇不是一直将他们这些皇子视为棋子吗,今日他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跟他老人家斗一斗,哪怕玉石俱焚,他盛阆顼也要挣脱出个人样来。

    废诚王妃一身布钗,凄楚的站在门前看着丈夫远去,她清楚的知道结局是什么,可她拦不住也不愿去拦,他是王,是天皇贵胄,苟且的活着对他而言不过是一种折磨,自己唯一能为他做的,就是尽竭所能的保住世子,保住他在这世间仅剩的血脉。

    第222章 四王弑君(上)

    宫中钟楼一响,禁军便拉开九门, 放城外那些百姓入京, 乾封帝已经在民间鼓吹出了圣君的名声, 太庙大祭对他来说无异于泰山封禅, 怎么能缺的了万民朝拜的盛景。

    乾清宫的打算是将观礼的百姓拦截在太庙三里开外的龙凤坡,那里地势平阔,紧挨北宫,远远的只能望到天坛上旌旗飘扬,司礼监早在人群中安插了内应,太庙叛乱一了,百姓们便呼声相合, 唱颂吾皇千秋功业。

    百官临庙, 太子却未按照礼法登上天坛, 反而拢手矗立于玉阶下方,神色淡淡。

    果然,乾清宫在太后那里设下了防备,竟将身怀龙裔的太子妃挡在了寿康宫外, 史书上常说无情最是帝王家, 这句话还真是至理!

    乾封帝从不愿与人共享权柄,所以盛阆瓒这个在位二十年的储君已经成了碍眼的绊脚石,东宫兵马不济,倘若遇到叛贼刺驾,谁能保证太子全身而退,就凭那被禁军扣在东宫、动弹不得的几千宿卫吗!

    太子心哀面未毁, 在袖筒中,他死死的攥着赵秉安传来的血书,他盛阆瓒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明诚已经偷得信物,前往游说黄沙军团,只要这两万铁血精锐赶到,太子就有翻盘的底气。

    南郊那些武勋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了,东宫宿卫可是塞满了他们的后嗣,太子就不信他们还真能眼睁睁看着禁军动手,只要两方兵马起了冲突,那些武勋不想站队也难。

    永安侯及一系黑云军团的老人脸色极差,谁能料到太子如此卑劣,竟将所有人拖下水,明明说是入宫暂做仪仗,结果强令戎装加身,固守东宫,骁远将军蒙喆现在就在东三所,他麾下的八千禁军可都是从北疆战场上拼杀下来的虎狼之师,对付自家那些小崽子,还不跟屠猫杀狗一般容易。

    江夏侯最是心急,他膝下子孙众多,但都不成才,唯独嫡次孙,于军事一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