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1/3页)
办完这件事,文家在京师依旧是名门,您的乌纱帽也不会掉,知足吧。” 没有价值的棋子哪来的自信可以讨价还价,明德书院教出来的这帮蠢货怎么一个个都这么自视甚高。文濂是一个,那所谓的江成云也是一个,不知所谓。 把话撂完,赵秉安便起身回了侯府,留下文濂一人在小楼里怆然惊骇。 时隔五日,殿试之期终临。 赵秉安等三百贡士天还没亮就候在了午门外,只等宫内金鸡啼晓便会被引入太和大殿应试。 巍巍皇城,气势鸿盛,那一眼望去直通天庭的长街此刻在众人眼中是那么神圣夺目。 三百士子置身其中,不过是渺小的尘埃颗粒,难藏卑怯。 两列队伍,前静后动,划分的十分明确。 领首的二十人目光几乎全集中到了最前面那道单薄消瘦的身影上,他已经连胜五场,今日若是六元及第,日后必能流芳千古。 身为一个读书人,最大的荣誉莫过如此吧。 “沈栗,你觉不觉得明诚好似又变了,变得愈发难以捉摸。刚才看着他的眼神,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突然蛰了一下,我都不太敢抬头跟他说话,那感觉,就跟对着我爹似的……” 自从赵怀珏出镇两江,沈家与永安侯府的关系就愈发微妙,沈栗一辈的郎君也渐渐从他们的交际圈中划去赵秉安的名字,可惜,有些人纵使不日日相对,也能听见他的声名传扬。 沈栗垂下头,默默的给双手哈着气。 “是人都会变的,我们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了……” “呃,你们一个个的,怎么说话都这么奇怪。” 明明小时候那么好的情谊,为何现在相逢不相识,宋毅镜不明白,到底是岁月改变了他们,还是他们之间原就什么都不存在。 “咕咕咕……” 宫墙高梢,金鸡朗鸣,朝阳的第一缕晨辉撒到了长街上,禁军调位,重戟执面,厚重的宫门一道道打开,远远的就瞧见了疾步而至的司礼监内侍。 入宫清身,这是规矩。 贡生们眉梢紧凝,无人愿让这帮阉宦近身,可金銮殿就在眼前,谁又会为这一时之气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就连不可一世的春闱亚元江成云也不得不敞开双臂,任人检测。 倒是赵秉安,只轻抬了一下手臂,小宦官们立时弯了腰,那恭敬的姿态让身后之人艳羡而又嫉妒。 太常寺今日敲大钟报时,厚重暗沉的声音传遍了宫中各道,隆宝四年的大比终于到了最后关头。 响鞭甩足了九声,三百名贡生被延引入殿,行大礼参拜帝皇。 三公九卿,六部堂首,今日朝廷中枢的栋梁几乎来齐了。唯一与往年不同的,可能就是太子身旁已空无一人了。 赵秉安是会元,座位就在乾封帝左手边,中间站着沈邵唐几位老大人,瞧见青年谨然落坐,几人眼眸中都闪过一丝暖意。 到底是自己偏心的后辈,这姿态拿捏的恰到好处。 殿试是最简单的一场,也是最容易失手的一场,能走到大殿上的士子才学无一不精,唯一能相较的也就是心态了。 乾封帝瞧着这一届新出的英才,心情不自觉的也畅快了几分,大朔人才济济,保他盛家江山永固不是难事! 第205章 六元及第 经过夺嫡之争,朝廷刚积攒下来的底子都被挥霍一空, 急需大批人才填补。 这届大比正赶上了好时候, 殿试上六部九卿的高官们一个个的都在往下瞄量, 预备着过段日子就搜罗人手呢。 前头太子出了吏治这么一个敏感命题, 乾封帝虽说觉得冒进了些,但确实心里也正惦记着,若非沉都一事绊住了他的手脚,乾清宫在江南的布局应该就快启动了。 可惜,漠北余孽终究是他的心腹大患,不除了这个顽疾,乾封帝一生难得安寝! 目前朝廷财政平稳, 这几年浙江福建闽南几个税银大户都风调雨顺, 天灾少出, 朝廷进多出少,省下了不少结余。 乾清宫将这笔银子视为战略储备,平素自是严防死守,半分不往外出。 偏偏黄河今年春汛, 只怕又是要决堤了, 屏州、塞余几个临近州府从二月化冰开始,已经往京中接连发了两道示警折子,恐怕今年是躲不过去了。 这黄河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