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幼子的从容人生_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节 (第5/5页)

好劝歹劝,才打消了先帝那个蠢念头。

    姚宏建就惨了,被圈在府里守了三年孝,还没出孝呢,家里几位妯娌就闹着要分家,老太太都镇不住。镇远将军府那点家底要按照礼法分,下面几个弟弟差不多就相当于要净身出户了,还有那些守寡的弟媳侄儿们,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自生自灭吧。所以当时虽然老太太极力反对,但姚宏建还是坚持平分了家产,几位丧父的侄子也留在他身边教导,等娶妻之后再出去自谋生路。

    当时确实分的好好的,几房人也都立了文书,摁了手印。之所以他们今天会找上门,是听说大哥大嫂他们居然掏出了三万两聘礼,还是两次。就算大哥大侄子这些年在北疆捞了些东西,可这六万两也实在是太吓人了,是不是当年分家的时候大哥他们藏匿了一部分啊?姚家几位爷倒是一点都不信,他们对大哥还是很信任的,人家当年就是把大部分家财都留下也是应当的,嫡长子原就该如此,分给他们是兄弟的情分,不分,他们也不应该说什么。

    只是后来又有消息传出来,二侄子要娶的是赵家三房的小姑娘,那他岳丈不就是马上要进内务府的赵老三吗,听说这姑娘的陪嫁足足有八十一台,我的乖乖,都快赶得上国公嫁女了,大哥他们这回眼瞅着是要发啊。几房妯娌暗戳戳想着,他们不求多,只要侄媳妇儿愿意从手指缝里露出些东西,提携提携他们就好,毕竟家里养着个不能上战场却又坚持练武的夫君,实在是很烧银子。

    魏氏原以为妯娌上门是要掰扯聘礼的事,她说辞都准备好了,就咬死是从她娘家借的,看她们能怎么办。可没说两句,这话风怎么都往老二身上转,一口一个亲侄儿,当初跟你们借钱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往下一听,她就明白了,敢情是惦记上她那未过门的二儿媳妇了,想着占人赵家的便宜呢。魏氏忍不住摇了摇头,且不说赵家有没有便宜可占,就是有,她也不会允许这些人贴上去。老二上次承了人家的情,算是沾光高升了一小步。人家这次又慷慨解囊,连他们的聘礼都免了,她要是真把这群人放过去,那不是有些狼心狗肺吗,将来老二家不得埋怨上她啊,这种糊涂事她不能干!

    将军府里的茶是喝完一杯接一杯,几个妯娌瞧见魏氏油盐不进,也都有些恼羞成怒,言语上不复起初那般恭敬,小小冲突几次后便都憋着气走了,回去之后会和她们夫君闹些什么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姚家这潭水,赵映姝还没嫁进去就已经把它搅浑了。

    离这门婚事还有半个月的时候,沉寂了小半年的六少爷赵秉宰突然找上了三爷,言辞十分恳切,希望父亲能帮把手,在通政司谋个差事,还说他不在乎品级,主要是看妹妹就要出嫁了,到时候一介白身送她上花轿会被人笑话。

    这个理由牵强的很,但三房夫妇瞧着眼前憔悴的大儿子还能说什么呢,好歹是缓过来了不是。三爷连连叹气,他其实是想让大郎在家再磨几年,打理打理家业,或者出去见见世面也行,等风波彻底平息过去之后,他再琢磨着给安排个好地方,谁想到这孩子连半年都熬不住。

    蒋氏倒是特特看了儿子身后小媳妇似的柳氏,她总觉得这件事又是这个女人撺掇的,不过,她也确实是心疼大儿子,这整天喝的乱七八糟的也不是事儿啊,出去也好,说不定找着喜欢的事干干,人就变精神了呢。

    三爷现在有些踌躇,他原本以不惑之年直升工部侍郎,已经招惹了很多人的嫉妒,不久后又要进内务府那个金窟,现在要是再插手通政司的话,会不会吃相太难看了?他大哥最近看他都有些阴阳怪气的,外面也有些流言,说他这些年扮猪吃老虎,穷装憨,还有更扯的说他惦记大哥的世子之位,谋划了许多年呢,要不为什么沈家邵家都亲近赵家三房,明面上却不大和永安侯府世子一脉来往呢。反正各种流言都有,也不知道怎么传出来的。

    想来想去,这个时候把大郎往通政司调还是不稳妥,三爷觉得可以给儿子换个地方,便开口说道,“你有这个进取的心思是好的,只是为父以前在通政司的人脉这些年大都迁走了,留下的几个也都是不得志的,对你的事也使不上劲,要不你去刑部试试?”

    六少爷一听就嫌弃上了,去刑部,那不得看他舅家脸色,这也太委屈他了,再说蒋承宗才是七品的都管司仆,人家是亲孙子肯定比他吃香,他要是去了岂不是连七品官都不见得捞的着,那说出去也太丢人了。

    六少爷是比以前懂事了点,收敛了点,没像以前那样一不称他的意就闹起来,但说实在的也没好到哪去,他那张清秀颓唐的脸上明明白白的就写着“看不上”三个大字。

    蒋氏在旁边忍啊忍啊就忍不住了,“那是你母家!你外公还能害你不成?”蒋氏就不明白了,蒋府虽然比不上侯府,可近些年也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了,为什么自己的大儿子就这么看不起自己的母家呢,那再怎么说也是她的娘家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