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节 (第3/4页)
万亩地都不够那些豺狗们吃的。 听着菜刀一刀刀的落在砧板上,崔老实身子抖了抖,涨红了脸回道:“我没……我就说要等你回来问过你,毕竟咱们家是你在管账哩。” 卢秀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崔老实还算不太糊涂,知道将她推出去当挡箭牌,要是他一口答应下来,自己就是再有本事也难得去翻盘——这地是皇上赐给崔老实夫妻俩的,跟她没啥关系,崔老实答应了就是答应了。 “爹,你这话回得很好。”卢秀珍切菜的速度慢了下来,总算是安下心来:“这可不是小事,总得让家里人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才是。爹,娘怎么说?三哥四哥他们怎么说?还有五弟呢,你问过他们没有?” 崔老实的脸更红了几分:“你三哥四哥说随便我咧,只不过你五弟不同意,他说咱们家的东西,凭啥要分去给族里,还有你娘,她说让我好好想清楚。” “爹,是该好好想清楚啊,我很是赞成送了族里的孩子去念书。”卢秀珍这句话甫才出口,崔大娘便有些紧张,眼睛巴巴儿的望了过来,脸上有惊疑之色,崔老实倒是开心了起来,眼睛瞬间有了光亮 :“秀珍,你真的这般想?” 卢秀珍点了点头,知识就是力量,特别是在大周,乡村里的娃儿除了十年寒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外,还真的找不出第二条路子来脱离种田这辛苦活儿。 “爹,我真是这样想的,你看看咱们村里的人,从小到大没念过书,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若是走了出去,随随便便就让人给糊弄了。要是念了书,不说个个去中进士,至少有点书打了底子,能更好的明白道理,也能在外边找到事情做。不说别的,做账房,做掌柜,哪一样不要识字的?” 崔老实乐呵呵的笑出声来:“那秀珍你是支持者事情了?” 崔大娘坐在灶台一侧,脑袋低了下去,两只手扯着那树枝皮儿,一层层的往下剥,心里憋屈得慌,方才秀珍和自己不是说得好好的,怎么忽然就变了口风了呐? “这是大好事,当然要支持,可是这事情也不能让咱们一户来承担哪。咱们族长九叔公家,不是有良田三百亩么?怎么就没见九叔公拿出一百亩地来做族田?既然九叔公他们有这份心思,那便要拿出些实际的东西来,这事情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办族学是为了族里的后代好,那就大家都得出,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光只是咱们一家出田地怎么行呢?” 崔大娘猛的抬起头来,嘀咕了一声:“秀珍说的没错,就是这个理儿。” 要办族学就一起来,怎么能光只是自家出钱哪? 崔老实愣了愣:“可是,你九叔公不会同意拿一百亩地出来的。” “那我们家就该拿两百亩地出来?”崔大娘有些生气,站了起来冲着崔老实沉了沉脸:“他爹,你就吃亏在心软上头!你以为一千亩地很多,咱们一辈子吃不完,可是儿子孙子们呢,不还都指望这些田地,你自己合计合计去!” “娘,您莫要着急。”卢秀珍将菜刀放下,走到崔大娘身边,一手挽住了她的胳膊:“娘,你也得体谅下爹的不容易,你们俩都是心肠好的,肯定也想看着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我呢,其实也是希望村里的娃儿都能识字念书,只是这事情不能压着咱们一家人出钱出力,要办族学就大家一起来,若是这般硬压着咱们家,就显得咱们好欺负了,是不是?” 崔大娘大力点头:“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爹,你别着急,我午饭以后就去九叔公家走一趟。”卢秀珍看了明显已经放松了神色的崔老实夫妇俩,哈哈一笑:“这一千亩地都还没拿到田契哪,怎么就有人给惦记上了。” 崔老实摸了摸脑袋,忽然想起这事情来:“是哩,上回旷知府说等着京城那边来人划出田庄来再送契书过来,可现在也没见着江州城里来人。” 午饭做得比较简单,但也有五菜一汤,崔三郎和崔四郎从苗圃回来,见着卢秀珍坐在那里都很高兴,两人不善言辞,只不过从他们喊出的“秀珍”两个字,可以听得出来他们心里的欢喜。 “最近苗圃这边怎么样了?那些树都成活了吗?” 要想在京城开芝兰堂,自然是要准备些花草的,那些五针松她已经带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