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3/4页)
一手掌着他的手,在面前的小案上慢慢写着奏折,轻声道:“嘘!你可不要乱动,当心字写歪了,梁衷治你个大不敬的罪。” “那你就、就别摸我!手往哪儿放?”明明是数九寒天,白马厉行节约,屋里未曾生火,可方才两人才一番云雨,此时岑非鱼又来勾引他,闹得额头上冒出一层薄汗,“你、你怎么又……刚才不是才弄了一次么!”他说着话,冷不防被岑非鱼捉住“命门”,整个人一软,向后完全靠在岑非鱼怀里,觉察出他那地方又硬又烫。 “我可三个月没见你了。侯爷日理万机,奈何本公姓曹不姓理,只能见缝插针。”岑非鱼咬了咬白马的耳垂,笑道,“冬至日,要吃饺子才不会被冻掉耳朵,你把我的都吃了,我得吃你的耳朵补回来。” 白马忍住笑,故作正定,道:“你认真些。” 岑非鱼握着白马的手,手心都是汗,下笔却没有半丝飘忽,每个字都端端正正,低头同他耳语,道:“我的字多金贵?若写得太认真,只怕别人要争着抢着拿回家,裱起来日日观摩。” 白马失笑,道:“你写得那么慢,难道不是怕写得难看丢了脸?” “你可是价值十万金的大宝贝,我不敢握得太用力。你的手真软,就跟你的心一样。”岑非鱼一个八尺男儿,健壮阳刚,趴在白马肩头说话时,声音却像雪花片一样轻柔,仿佛在用温热的舌头舔着白马的耳朵,“其实,我看天下安定不了多少时日,你何必去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白马笑道:“打仗也是要过日子的。无论是天子或是庶民,是人总要吃饭。如今我既有能力,自然要做一番尝试。你从前不是常常劝我么?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今朝有酒今朝醉,莫太悲观。” 岑非鱼只觉心疼,无奈地笑了笑,道:“这样的苦差事,就只有你当成是件乐事。” 白马一本正经道:“古之贤者,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晏子劝谏齐景公的典故,还是你讲给我听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我是清河县的老百姓,自然不愿意看到在上位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希望清河侯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岑非鱼半晌不答话,笔锋一转,在纸上另起一行准备收尾。他忽然问白马,道:“你可知道,我为何起名叫岑非鱼?” 白马摇头,道:“难道不是胡乱起的?” 岑非鱼失笑,道:“从前,我常常与大哥辩论。我一直不明白,他和老将军为何要坚守玉门关。他当时回答我所用的说辞,与你方才所言别无二致。其实,我至今都不明白他的想法。” 白马:“从前我觉得吃饱饭就能开心,但当我能吃饱以后,才知道世间忧愁远不止于饥与寒。你痛苦时,我亦难过;你快乐时,我才快乐。推而及人,我想,只有当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我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岑非鱼哽住了,不答,自顾自说着:“儒门常说‘忠恕’,可真正做到忠恕二字的人,几个能有好下场?他们还常常说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人心隔肚皮,怎能将自己所好强加于他人?我当时反驳大哥,用的就是《庄子·秋水篇》中的典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白马总觉得岑非鱼说得不对,但一时间却又想不出如何反驳他,只能干瞪着眼,看他一笔一划地写着奏折。 岑非鱼收起最后一处笔锋,将毛笔放在搁山上,单指一推,卷起奏折,再推出一掌,将那小案稳稳当当地隔空推到房中的圆桌上。他大大地伸了个懒腰,突然扑倒白马,弹指将窗幔放下,欢呼道:“写完!该拿赏钱了。” 冬至节过后,岑非鱼就留在清河县赖着不走了。 原本,白马手下的兄弟们都以为,只要岑非鱼来了,白马就会放松对他们的操练。怎料那两人虽日日同房,白马依然每日五更就起,自己先练过功夫,小辫儿一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