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亲如骨肉 (第1/3页)
滁州城门外,官道上。 马驹子骑在马上,看着前头的城墙,心情复杂。 似乎总是迟一步。 打滨江是。 得滁州还是。 马驹子之前的锐气都快消磨光了。 说实话,要是之前霍五带她北上,留牛清驻守,说不得她还不乐意。 毕竟留在滨江的是两千人马,带出来的才一千。 可谁想到徒三爷退出了滁州,滁州霍五当家了! 她不甘心做个寻常妇人,一心做个武将,却是一次次错过战事! 这次就是霍五派人去滨江,换他们几个小辈回来。 马驹子既带了期待,又有几分忐忑。 …… 除了马驹子、霍虎、薛孝、林瑾,老和尚也来了。 滨江如今是霍林掌衙门事,两千县兵则交给从滁州调回去的朱千户执掌。 至于霍石头,没有老和尚需要护卫,就进了滨江县兵营,给朱千户打下手。 朱千户就是童军头目坚强兄弟之父,是马寨主早年的小兄弟,后来跟着马寨主在蟒头山立寨,素来倚为心腹。 只是朱千户有痹症,这两年发作的时间更多,守城或打理后勤还罢,出征打仗是困难了。 听说霍五要调人去守滨江,朱千户就主动请命。 …… 霍虎神情依旧木讷,可看到城墙时,面上也多了和缓。 小弟在! 宝叔在! 五爷爷在! …… 薛孝眉眼带笑,心情大好。 他在霍五身边有些日子,瞧出来霍五是极护短的性子。 养父是霍五的把兄弟,自己是霍五的半个弟子,这个大腿抱着可踏实。 霍五得滁州,大家才有更广阔天地。 比徒三爷占滁州强多了! 至于惹不起的霍宝,并不是蛮不讲理之人,以后相处避之锋芒就是。 …… 林瑾的心情,比马驹子更复杂。 他心中,肯定是更亲近马寨主、杜老八等人,这些长辈看着他长大,但谁也越不过相依为命的祖父去。 祖父之前离了马寨主,投了杜老八,已经惹人非议。 又离了杜老八,投到徒三爷麾下。 这回,又投了霍五。 饶是亲爷孙,林瑾心中也不能说祖父这样反复是对。 世人讲究“忠孝”,“忠”还在“孝”上。 祖父这是犯了谋臣大忌。 再想起霍五之前收学生时对自己的为难,林瑾心里更没底了。 之前因为林家悔婚之事,霍五就对他们爷孙有意见,这回意见更大了吧? …… 老和尚坐在马车里,却是憋着气。 大骗子! 说好了滨江政事不变,这才一个月,就变了! 霍林跟在他身边半月,一个秀才,能学多少? 一县之地,两、三万百姓,这打理起来是闹着玩的? 老和尚已经打定主意,见了霍五就要大骂一顿,先出了这口心火再说。 …… 滁州城门已经恢复往日模样,任由人出入。 马驹子一行人,加起来也有五十多号人。 守军却是问也没问,就放了行。 这与马驹子想象中的风声鹤唳,截然不同。 就是老和尚都压了心火,好奇的挑了马车帘向外探看。 店铺的伙计热络的招呼来客。 挑担子的商贩高声叫卖。 举着糖人的小儿在追逐嬉戏。 路过的行人平和从容。 街角的乞丐懒洋洋的抓虱子。 整个州府看上去,一切正常。 他们不晓得,城里气氛昨日不是这样的。 半日就扭转过来,还是全靠今早的衙门“公审”。 百姓们晓得了这几日城里戒严,是因为抓拿吴家人的缘故。 吴家是滁州地头蛇,手上那么多人命,家中还圈养了几十家丁护卫,可不是得小心再小心。 霍元帅是大好人,为百姓做主。 百姓们有了这认知,加上街面上的巡丁也撤了,城里气氛就立时回转过来。 有幸站在大堂外,亲眼目睹“公审”的百姓,更是招呼三、五好友,在茶馆里讲起吴家一桩桩恶行。 “黄花闺女就祸害死了好几个,小媳妇逼着上吊了两个!那老棺材瓢子,倒是一身的花花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