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节 (第2/4页)
浙军的弓箭手们打定了主意,要擒贼擒王。所以至少有上百把角弓和羽箭,都在朝他所在位置瞄准。宋克身边的亲卫们努力用各种手段阻挡,伤亡依旧在所难免。 “二十五步,还不够…”“铛铛铛铛…”更多的羽箭和弩箭飞向他,将竖起來的盾牌,砸得摇摇晃晃。 “二十步…再坚持,再坚持几息,几息…”第四军长史宋克继续高举战旗,带领队伍迎着敌军前进,“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脚步声在身后,踩得地动山摇。 越來越多的冷箭,令他举步维艰。但淮安军的战旗,却始终在向敌军推进。“十八,十七,十六…”当确定自己已经看清楚了董字帅旗下的面孔,宋克猛地将战旗向前指去,“停步,攻击…” “嘀嘀嘀嘀嘀………”短促无比的唢呐声再度出现于战场。 “刷…”第一排,三百名战兵,与屠小弟一道蹲了下去。锐利的四棱矛锋,在普通人的哽嗓高度,排成了笔直的一道横线。 “刷…”第二排,又是三百杆长矛,末端触地,矛锋在高出第一排两寸位置,组成第二条死亡直线。 “咚…”整整三百面巨盾同时下落,半人高的木墙在长矛兵身后拔地而起。 “呯…”一百杆抬枪喷出滚滚浓烟,暴雨般的弹丸从长矛兵的头顶上扫过,扫进对面急冲而來的董家军中,如冰雹扫过麦田。 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未等大抬枪喷出的硝烟被风吹散,二百九十多杆滑膛枪同时开火。枪口几乎顶着敌军的胸口,子弹带起一团团暗红色的血雾。(注1) “轰…轰…轰…轰…轰…”手雷爆炸声此起彼伏,怀着必死之志扑过來的两个董家千人队,被炸得尸横遍野。 同样的杀戮,在战场不同的位置,豪不走样的照搬了一遍。死板而又野蛮。当最后一声手雷爆炸结束之后,第四军长史宋克的眼睛,已经找不出任何一支完整建制的敌军。哪怕是最小到十人队,也绝无可能。 “全体都有,攻击前进…”他深深第吸了一口气,手中战旗遥遥第指向董抟霄的帅旗。那下面还有站着十几个人,可能已经被打傻了,僵立在硝烟中失魂落魄。 “嘀嘀嘀,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唢呐声再度响起。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铜哨声,以千年不变的节奏,努力相应。 一层接一层长矛起立。伴着单调而又亲切的铜哨子声,整个淮安军阵线,再度缓缓向前推进。 挡在其前面的任何障碍,都快速被碾压成齑粉。 “当啷…”汉军副万户杨其昌手中的宝剑掉在自己的战靴上,深入盈寸,他却浑然不觉。两只眼睛继续呆呆第望着淮安军的第四军的战旗,望着它距离字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直到在眼睛里燃烧成一团火焰。 “当啷…”“当啷…”“当啷…”一把又一把兵器,从残存的董家将士手里落地,上面占满的尘土。而他的主人,却再也沒有勇气,将它们从地上重新捡起來。 注1:文中所描述长矛手下蹲,给火枪手让出击发空间的战术,见于十六世纪的欧洲。非杜撰,很多反映那个时代战争的电影里都能看到。 第六十三章 众生 上 “传令给后队,过來押走俘虏…”第四军指挥使宋克换了一匹无主的战马,单手擎着战旗,从杨其昌身边飞驰而过。 长矛兵、抬枪兵、刀盾兵、火铳兵和掷弹兵们在不远处重新整队,作为职业战士,他们向來不负责收容俘虏。正北方,还有另外一股敌军等着他们去消灭,沒人愿意在放下武器的投降者身上耽误功夫。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传令兵将唢呐换成牛角号,向自家负责收拾伤兵的后队,发出命令。 二十几名身上带着轻伤的战兵,带领两百多名辅兵快速冲上。用绳索套住失魂落魄的俘虏,像牵牲口般,将他们牵到一边,避免阻挡战兵的前进脚步。 大多数放弃抵抗的浙军残兵,都像行尸走肉般,任由自己被牵走。只有零星几个,在绳索套住脖子的瞬间,猛然惊醒。挥舞着拳头做无谓的抵抗。他们的挣扎,立刻遭到了淮安军辅兵的强行压制,无数双拳头打下去,将最后一点勇气的火花,也彻底砸成冰冷的灰烬。 “大人,这个。。。。。”有名辅兵连长从血泊中捡起董抟霄的帅旗,朝宋克轻轻摇晃。然后用手指了指杨其昌,示意俘虏身份非同一般。 “带走,等会儿交给陈将军审问。他不是董抟霄…姓董的是个进士,长不出这幅武将面孔…”宋克回头迅速看了一眼,然后继续策马在自家军阵前盘旋。 对于放下兵器的人,他沒有兴趣杀戮。也沒有兴趣,做太多的盘问。此人肯定不是董抟霄,无论相貌、铠甲还是头盔的制式,都跟董抟霄对不上号。那么,姓董的只可能去了一个地方,混在向方国珍的进攻队伍中,试图杀开一条血路,然后趁乱逃走。 宋克不知道方国珍能不能识破董抟霄的阴谋,也不知道方家军,有沒有能力将董抟霄堵住。所以,他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