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节 (第3/3页)
不比维爱的扎耶夫差吧?这真的……只有一个学生?还有这个乐团的合作能力,这些家伙真是学生?!” 极好的耳力让男人在热烈的掌声中,也将里昂特大师的话听了个仔细。闵琛微微垂眸,低声问道:“里昂特,你觉得这场演出怎么样?” 里昂特大师想也不想地说道:“当然是非常棒的……”话音戛然而止,只见这位声名赫赫的乐评大师忽然板起了脸,刚刚还拍着的手掌也放了下去,认真道:“非常棒……是不可能的,也就一般嘛,距离我心里的那条线还差得远、差得远,哈哈!” 闵琛意味深长地忘了里昂特大师一眼,并没有再作声。 而后者则伸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庆幸地暗自想到:幸好他反应快,幸好他反应快…… 现在的里昂特大师刚刚松了一口气,但是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接下来的曲子,却让他……再·也·把·持·不·住。 虽然这次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乐团是收到了巴黎爱乐音乐厅的邀请,看上去是一场非常郑重盛大的音乐会,也吸引到了不少观众,但是……它想要吸引到里昂特?这还是有些难度的。 那为什么里昂特今天晚上会到场呢? 是因为在收到音乐厅官方邀请函的同时,他还收到了一张秘密的曲目单。 这张薄薄的卡片上印着当晚演出的具体曲目,一般观众只有在当夜到场才可以知晓到底会演奏什么曲目,而里昂特大师则早就知道了。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两首演奏曲目,他才毅然决然地决定来听一听—— 不知道这个学院的学生……能够将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演绎到什么程度。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写下了多首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等,为俄罗斯的古典音乐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这样一位出彩卓然的音乐大师,他的曲目充满着浓浓的俄罗斯民谣风味,经常以优美的音乐来表现这个世界第一大国——领土最广——的美妙风景,展现出宽广无限的平原风光。 ……里昂特大师,最喜欢的便是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 其中,以其《g小调第一交响曲》为最。 这首曲子有个别名叫做《冬日浮想》,如同它美丽的名字一样,它描绘着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冰封美景,带着对这片土地的喜爱,用四篇乐章描述了一番在法国永远见不到的、美妙的冬日景象。 宽敞安静的音乐厅里,交响乐团的声音正在轰鸣。 来自小提琴组的激昂热烈,来自大提琴组的低吟缠绵,来自木管乐器组的轻快欢悦,来自铜管乐器组的沉思探索…… 这么多美妙的音乐在最后的乐章中达到了最高潮的共鸣,将一切从冬夜的阴暗潮湿,转变为了冬日骄阳的傲慢热烈,这个有名的战斗民族在与寒冬的交战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且让所有的观众都分享到这难得的喜悦。 奔跑、欢笑、歌舞、长啸…… 所有的琴声都提升到了最高点的那一刻,最终在一片悠扬清越的乐声中,激烈地达到最终的美妙梦境。 琴声停止的那一刹那,一道响亮的“bravo”在整个音乐厅里响起。 坐在观众席前排的法国乐评大师情不自禁地站起了身,用力地鼓着掌,表达着自己对这首乐曲的喜爱、对这场演出的赞美。 里昂特永远没有猜想到,一支年轻的学生乐团竟然可以演奏出这样出色优秀的《冬日浮想》! 这样的音乐让他都忍不住地回想到八年前,他曾经在柏林听过一场来自柏爱的《冬日浮想》,那金属质地般的声音让他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永远地将这首曲子奉在了“此生最爱”的位子上。 在里昂特大师的一声赞美下,全场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掌声。 在这样雷鸣的掌声中,里昂特慢慢地坐下身,他虽然不再鼓掌了,却仍然不停地赞扬道:“真是太棒了!我真是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个学院乐团居然可以演奏出这样的柴可夫斯基,以及这样的《冬日浮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出色的学院乐团,怎么可以有这么可爱的一群学生!” 就像入了坑的粉丝急切地想要给别人安利一样,里昂特大师神情激动地看向一旁的男人,连连说道:“奥斯顿!你听到了吗!你听到刚才的《冬日浮想》了吗?上帝啊,我真是没想到他们这群孩子竟然可以演奏得这么棒!我想,只需要五年,他们再一起训练五年,他们的《冬日浮想》绝对不会比八年前你指挥的那一场差!” 男人淡定沉着地挑了眉,看向一旁的里昂特大师。只见后者还在不停地说着:“该死的,我本来还以为今天只是随便听听,没想到居然会出现这么优秀的音乐!那首《d大调》也是非常出色啊,或许这些学生真的很擅长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说着,里昂特大师开始询问身旁男人的意见:“哦,奥斯顿,你对乐团恐怕比我熟悉,不知道你觉得这支乐团是否……额……” 声音忽然停住,看着男人深邃悠长的目光,说了这么多话以后,里昂特大师终于想起了那个……该死的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