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节 (第4/4页)
憋着一股无明业火,不知向谁发泄。 相比较李绍翼,熊文灿要冷静得多,他主动放低姿态,道:“夫人久历战事,河南兵力如何调配,本官想听听夫人的意见。” 事态紧急,秦良玉也不客气,又急又快地说道:“张献忠屡败于荆州军,兵锋受挫,暂时不会强行渡河,也不会回头攻打汝州,现在唯一可虑的是,张献忠很可能与罗汝才合兵一处,共同应付白杆兵。白杆兵兵力不过七千多,左支右绌,如何能与贼寇一较长短?” 熊文灿听闻贼寇不会东进,心里松了老大一口气。作为六省总督,能把张献忠限制在豫西平原,已经算得上一件大功劳,至于白杆兵有何危难,他倒不是太在意,毕竟有人会比他更着急。 果然,李绍翼皱眉道:“夫人在万源驻扎万余白杆兵,能不能马上北上救急?” 秦良玉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和这两个蠢货谈论排兵布阵,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不过,她也没有拂袖而去的权力,只得说道:“李大人请明鉴,万余大军,穿山越岭千余里,姑且不谈粮草补给,仅行军至少就得二十天,如何能救急?” “当前唯有迅速令马副将引兵西撤,也不知道时间来不来得及。” 李绍翼道:“万一马副将被贼寇所围,如之奈何?” 秦良玉咬了咬牙,道:“非得请林纯鸿出马不可!林纯鸿麾下有六七千成建制骑兵,旦夕之间可奔赴新安战场。” 李绍翼依然不死心地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或者令黄得功西进援救?” 秦良玉摇头道:“没别的办法了。黄得功自保都嫌不足,哪有余力西进?” 李绍翼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心里万分憋屈。他虽不懂军事,但对大势的把握并不弱于秦良玉。他知道,如果真去求林纯鸿出兵,林纯鸿非得逼朝廷默认武昌现状不可,甚至还有可能在四川上打主意。 仅仅为七千多白杆兵,就默认武昌现状,朝廷显然不能接受。他现在才知道,林纯鸿退回方城,这一招实在太阴毒了!只怪方孔炤太无能,令朝廷如此被动。 李绍翼沉吟半晌,方皱眉道:“如果真要林纯鸿出兵,朝廷恐怕失去得更多。” 秦良玉大怒,高声道:“白杆兵真被围,要是林纯鸿不出兵,朝廷失去得更多!” 李绍翼、熊文灿愕然,惊疑不定地望着秦良玉。 秦良玉继续说道:“贼寇打败白杆兵后,河南战场上,还有谁能挡住贼寇东进?汝州的钱祚徵、黄得功十有八九挡不住。如此一来,贼寇进入遍地饥民的豫中、豫东,恐怕整个河南都不复为朝廷所有!”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博弈 李绍翼、熊文灿虽觉得秦良玉有点危言耸听,但也齐齐变了脸色。 李绍翼以目示意秦良玉,然后说道:“事关重大,我等不得不小心谨慎,请林纯鸿出兵一事,还须缓一缓。” 熊文灿将李绍翼的小动作看在眼里,自然知道李绍翼想与秦良玉密议,他乐得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中撇开,当即道:“李大人说的是,此事不宜过急。” 三人稍稍说了几句场面话,李绍翼与秦良玉便告辞而去。 路上,李绍翼破天荒地没有乘轿,而是跨上了大马,与秦良玉并辔而行,还将左右驱得远远的。李绍翼方才毫无保留地告知杨嗣昌的打算。 末了,李绍翼与秦良玉商议良久,觉得武昌一事过于棘手,万万不可随意越俎代庖。要让林纯鸿诚心诚意地出兵援救马祥麟,唯有在四川上大做文章。 林纯鸿以夔州作为桥头堡,早就把四川渗透得一塌糊涂,秦良玉自然感同身受,当她详细地告知荆州方面在四川的作为后,李绍翼当机立断,与秦良玉敲定了在四川让步的底线。 至于请林纯鸿出兵一事,李绍翼代表着朝廷的脸面,自然不适合出马,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在了秦良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