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节 (第3/4页)
了,也不再说啥。过了会,小娟也困了,她懒得来回跑,就找了间屋子,把小娟哄睡着。
李和一路跑回来,早饿的前心贴后背,一等把老鳖放下,便赶紧跑到厨房去大吃大喝了。那馍馍还是热的,菜也没凉。
麦芽在屋里哄着牛牛的时候,也睡着了,蒙了一觉醒来,看着牛牛还在睡,便轻手轻脚的拢好衣服,拉开门去了院子里。外面那么多的活,她也没心思磨叽。
见着她出来,田氏赶紧把老鳖的事跟她说了,叫她端着东西回自己家炖去,别在这边炖,不然等会家里来人,不好看。做母亲的都是自私的,要是搁在以前,麦芽兴许还会晚上一块烧了,让大家都吃。可现在不同了,她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小娃。
至于炖老鳖法子,她是知道的,主要还是去腥,把腥味去掉,留下鲜味即可。但说着容易,可还得按着步骤来。
麦芽让田氏带注意着牛牛啥时候醒,她回家去炖老鳖,顺便还要把家里的鸡喂喂。
家门口的果树差不多都开花了,桃花一早就谢了,现在正开始长叶子,放眼望去,一片青绿色,很漂亮。先前她在娘家院子里种的野蔷薇花也正怒放,野蔷薇香气浓郁,不似月季花香味太淡,而且她挖的野蔷薇颜色也漂亮的很,因为土质肥沃,所以长的很快,都已经爬上墙头了。麦芽站在院外还能看到一朵朵粉色层层叠叠的花瓣,要是刮起一阵风,那花瓣便顺着风飘散开来,那场景真跟画里似的。
李家的门还是简单的竹门,俗称柴门,便是这样的。
麦芽先去厨房搁下装老鳖的盆,随后去里屋舀了半盆碎玉米渣,这是在磨玉米面的时候,用筛子过滤出来的粗颗粒,细的面,可以做馒头吃,吃的就可以拿来喂猪,或是喂鸡都行。
不过在此之前,她得把鸡窝里的鸡蛋掏出来,免得母鸡们光顾着抢食,不小心再把蛋踩破了。她家还有二十只母鸡,不算多,也不算少,太多了也喂不过来。现在正好,每天至少能收十几个鸡蛋,家里吃,或是拿来腌鸡蛋,足够了。她也的确准备腌咸鸡蛋,腌制的方法跟腌咸鸭蛋是一样的,要是腌的好,一样能冒黄油。就是鸡蛋的口感,没有鸭蛋粗糙,吃起来软不叮当。
收完鸡蛋,麦芽才把鸡食撒在鸡笼里,母鸡们一听见动静,全都跑来了,田家的鸡也在其中,两家母鸡加起来可就不少了。麦芽又回屋盛了些玉米面,又在菜园里剥了些白菜的老叶子,扔进去,小鸡本来就是杂食性的,逮啥吃啥。
喂完了鸡,她便抓紧时间,烧火把老鳖炖了,前面的步骤弄完了之后,她把老鳖连同汤汁一块放进瓦罐中,上面盖上盖子,放在炭炉上,用炭火慢慢温着。
这炖老鳖可不是拿急火炖出来的,越是小火,越是慢炖,才能激发出最大的营养价值。这只老鳖毕竟活了有几年,肉质有些老,不慢炖肯定不成。
炭炉就摆在厨房,远离柴火堆的地方。麦芽四下检查了下,确定没有安全隐患,这才拿了篮子,准备到屋后的水塘边,去捡鸭蛋。鸭子可没有在窝里下蛋的习惯,它是属于走哪下哪,要是不勤捡,要不就得滚水塘里,要不就被它自己踩烂,再不然还有某些馋嘴的坏东西偷吃,比如黄鼠狼。
水塘里种下的各种植物,都已生根发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像。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是等来干活的人走了之后,只剩他们几个,才开始吃的。麦芽也正好可以老鳖汤端出来,她舀了些汤出来,用汤汁煮了些豆腐,也算是给他们都补补了。特别是李和,毕竟是他抓的,所以这老鳖肉得有他一半。
要是搁在以前的李和,肯定毫不迟疑的接过就吃,压根就不会谦虚,可今儿却不同了,见着麦芽要给他盛老鳖汤,他赶忙端着碗跑到堂屋门口坐着吃饭,“我又不养小娃,我可不能吃这个。”
田氏笑道:“哟,李和真是懂事了不少,是不是该准备着娶亲了?等忙完了这阵子,婶子替你寻摸个好姑娘,让你成个家。”
李和本来在闷头吃饭,一听这话,脸都快埋饭碗里了,顾不上说话,只得拼命摇头。
郑玉道:“娘,李和面子薄,你再说下去,他该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一屋子人,都笑了。牛牛被麦芽抱在怀里,也坐在大桌上,他见大人们都笑,他也跟着乐。李元青逗他,道:“你知道我们笑啥,也就跟着笑,看这口水流的,你娘做菜都不用搁加水喽!”
麦芽低头瞧了牛牛一眼,见他伸着小手,想够桌上的碗筷,赶紧把身子往后撤开一些,“牛牛好像要冒芽了,我瞧他下面的牙床冒了个小白点子,应该就是要长牙。”
田氏忙凑上来看,可惜油灯挺暗的,看不大清楚。
林氏喝着老鳖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