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铁血佣兵_第1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8节 (第4/4页)

狗子抬头看了看天色,离着天黑差不多还有2个多小时,他们距离十二里店还有大概10路的样子,“兄弟们,还有10里路,大家要快一些了,不然可就该跟昨天那帮家伙一样被赶回渝城了”二狗子超好的记姓使得他在这群人当中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每天早上出发时带队军官讲述的行进路线,二狗子都能牢牢的记在脑子里,他就是大家的活地图和移动路标。

    二狗子的话让他们这群人的脚步快了不少,连带着整个队列也快了几分,站在吉普车上的那个[***]军官微微点了点头,把目光在形象猥琐的二狗子身上停留了一会才示意司机开车离去。这是赵志招募的第二批新兵,都是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的家属已经被卡车送去了昆明基地,这些还未脱去农民气息的家伙被于大志驱赶着徒步赶往昆明,那个身穿[***]军装的军官就是于大志,他是这支难民新兵部队的带队指挥官。

    短暂停留渝城的赵志在得知美国援助的第一批武器已经被空运至昆明之后,便带着军事观察团的一行人先期乘坐飞机赶往昆明,而招收难民新兵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了于大志处理。巡视了数个难民击中的地方之后,于大志在赵志离开渝城三天之后开了大规模的招募新兵计划,在于大志的招募计划中溃兵是被放在了首位的,其次是那些出身猎户和习武之人的难民,最后才是身体强壮的普通难民。

    靠着手上充足的粮食和物资,于大志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招募到了20000名新兵,在初步的筛选之后,于大志只留下了他们中的13000人,在经过了漫长的徒步行军训练之后,这些人中能留下一半的人,于大志就已经觉得很满意了。难民不同于溃兵,溃兵虽说是打了败仗的,可他们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和死人的家伙,在心理素质上要比刚刚放下锄头的难民们要强了不少,于大志招募來的难民中有很多人连队列都走不齐整。

    不过这些难民新兵也有溃兵比不上的地方,他们的坚韧耐力很强,能用石块和树枝枯叶弄出熊熊燃烧的篝火取暖,有几个猎户出身的家伙更是凭着动物的粪便就能推断出这些动物出沒这里的大致时间。于大志总体上对这批新兵还算满意,出发到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每天120里的10公斤负重徒步训练,让这些家伙们疲惫不堪,可于大志也只是按照规定淘汰了他们中的300人,相比第一批招募的那些溃兵每天200人的淘汰量,这些难民算好了很多。

    “通知十二里店,叫他们准备热饭和热水,我看有些家伙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在于大志的整个徒步计划里,给这些新兵准备的食物只有硬邦邦的大饼和饮水,每天120里的移动路程让他们根本沒有多少休息时间。除了睡觉的时候,他们身上那个重达超过10公斤的背囊不允许被拿下來,即便他们上厕所的时候也必须背着那个背囊,否则就立即会被淘汰扔在半道上。

    被于大志选作停留地的十二里店只是一个早先满清时代遗留下來的驿站,民国之后,越來越多的逃避战乱的百姓汇聚在这里,让原本只是驿站的十二里店成为了一个小镇。护卫这支难民新兵部队的是[***]的一个加强团,他们既负责收容掉队的难民,也负责按照于大志的命令为这些新兵们去打前站,

    喝了满满一碗菜汤之后,于大志的精神好了些,换了是谁整天窝在吉普车里这么來回的晃悠也受不了,更何况是最好动的于大志。“去召集那些[***]的军官过來开会,我们要商量下面的行程了”于大志摊开地图在桌子上,计算着到达昆明的时间和路程。[***]的加强团有2000人,算上连排长在内得有100多个军官,大家就围着于大志的那堆篝火坐成了一圈。

    “从明天开始,我要你们每5个士兵协调30名新兵组成一个战斗小队行军,我们距离昆明还有200公里的路程,最后这200公里我们将不再设立补给点和宿营地。你们每个人只能获得2天的食物补给,我不管你们是吃野菜还是树皮,你们必须保证要把这些新兵带到昆明,我的人会一直看着你们”于大志把自己该说的都说了,便自顾自的披着毯子睡觉去了,剩下那些[***]军官们大眼瞪小眼的坐在火堆边不知所措。

    于大志的安排其实也沒错,从十二里店往昆明都是山区,飞禽走兽和野菜都有很多,只要这些家伙们肯下工夫去寻找食物,在他们走到昆明之前根本就饿不死。在赵志的佣兵训练大纲里,野外生存训练占了很大的篇幅,于大志手下的那些精锐斥候们只是凭着一把刺刀就能在山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于大志不相信这些带着枪械武器的家伙连四天都活不下去。

    第二天一早起,前面这几天里告知新兵们的行军守则都被重新更改了一遍,通往昆明的路上不再设立能为大家提供食物和物资补给的营地,而且那些负责保护他们的[***]会被打散进新兵部队,他们必须在行军途中教会大家简单的枪械知识。每个人一小包盐巴、一把刺刀、一盒洋火、一壶水、四个成年人拳头大的馒头和一个装着10公斤石块的背囊,这就是他们领取到的装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