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II-18洛阳之行(XI) (中) (第2/2页)
他不知道其他的夫妻是什么样的生活, 但是从他的理解来看, 他们远比其他所谓的夫妻幸福很多, 他希望能长久地拥有这幸福。 这一日, 他正准备早饭后带着莲儿去采买一些给唐家诸人的礼物, 然后准备收拾行李,明日回返咸阳,便有知府府上的下人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一位朱夫人求见。一听这名就觉着这菊夫人不懂事, 这是来自己夫家的亲戚串门, 居然自报朱夫人。新杰本想直接挡回去,但是莲儿提醒他,出了百花堂, 那可是他二婶的嫂子, 不看她本人, 怎么也要给二叔二婶点面子。 这些年,唐巍常年在军中, 唐家的人对唐巍相关的人和事都很尊重和宽容。太打朱夫人的脸会让二叔二婶没面子。无耐之中, 新杰只得让人请朱夫人进来。 进来之后才发现来的还真是有朱夫人, 不只是菊夫人和芳颜,而是真正的朱家老夫人,菊夫人的母亲。看着和菊夫人类似的脸,只是上了年纪一些, 新杰忍不住皱了下眉,这二婶儿家原先是怎么找亲家的。二婶向来是个开明的人,想来她哥哥差不到哪里去, 怎么会选这么混不吝的人家。但是也只能在心里抱怨,表面上还得客客气气:“不知老夫人寻晚辈有何事?” “你也知道你是晚辈, 晚辈就应该懂晚辈的礼。你来了洛阳城, 也不知道要来给老人家拜个礼?” “朱夫人,晚辈没有先上门拜访也许礼数不周, 只是晚辈也有顾虑, 晚辈只是我家二婶的侄子,您是二婶儿嫂子的母亲,且朱老先生也已经过世了,晚辈一介男丁上门是否太过冒昧?且晚辈此次来洛阳是奉祖母之命,有事务在身, 从理上讲, 应当心无旁骛,先把重要的事情办好,赶回咸阳复命,免得老人家担心。哪里能够走亲访友。所以还请老夫人见谅。今天唐某也还有事务没有处理完,若是老夫人没有别的事情, 那晚辈派人送您先回府,就不多留老夫人了。” 一些话堵得朱老夫人这个气:“好,好,好, 不愧是陈碧颜的孙子。当年你奶奶那人就巧玲辞色,如今这孙子也是如此。我也不跟你多说别的, 今天来是为了我这女儿。阿菊出嫁二十年, 跟着你们唐家军在甘南道操劳了八年, 没捞着什么好, 倒是失了夫君回来。本想着唐门仁义,给好好安置, 去了你们百花堂做教习, 辛辛苦苦不说, 还要看三少爷的脸色, 让她当众没脸。这就是你们唐家维护将士遗孤之道?这就是你们对待为你们操劳的人的态度?” “老夫人若是为了守寡的女儿安置问题, 尽可跟我家二婶儿商量。晚辈听从家里长辈吩咐。若是为了百花堂的教习出来打抱不平, 晚辈只能冒昧地说一句, 我百花堂的事,自然有百花堂内部的规矩。百花堂大管事和几位管事在议事的时候,不允许属下打扰, 这在哪里都是说得通的。就好比您朱家的酒铺, 难不成各位掌柜和东家说话的时候,酒窖上的师傅能够来乱插话?” “我家菊儿和百花堂只不过是给唐家面子, 顺带帮忙你们教习那些精卫。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们不感激不说, 还敢拿规矩说事, 太不近人情了。” “老夫人, 一家有一家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朱家有朱家的规矩, 百花堂也有百花堂的规矩。在百花堂里无论亲疏, 都需要按照堂里的规矩来,这是祖母开堂之初立下的规矩。若是要讲人情, 只能在百花堂之外。菊夫人若是觉得百花堂的规矩不合心意, 或者觉得在百花堂住着不舒心, 唐某建议您可以考虑换一个地方。 百花堂比较是收容那些失家失业的妇孺孤儿的,跟朱家这种大户人家不好比。” “杰哥哥,你这是要赶我们走?”芳颜从进来没有说话, 毕竟外祖母进来之前教过她,这种场合不适合她说话。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芳颜姑娘是我二婶儿的亲侄女,朱家又是洛阳有名望的大户人家, 跟着菊夫人无论在婆家还是回朱家都会过得很不错,何必跟着大家在百花堂过辛苦呢?何况芳颜也及笄了, 百花堂都是一群妇孺, 也不方便菊夫人为芳颜谈婚论嫁, 相看人家,莫如回家去,以李家和朱家的门楣,这洛阳城中才俊大把的可以筛选,总好过在偏僻的竹园蹉跎了。在洛阳城中给芳颜选户好人家应当是菊夫人最重要的事吧。” 朱老夫人此时也觉着当初是驴踢了头,才会将守寡的女儿安排去百花堂。当初她想过以朱家在洛阳的地位, 以菊夫人手上的嫁妆和夫家给的财产, 怎么都容易再嫁。但是菊夫人想着了魔一样的,非要留在唐家的势力范围, 说是为了芳颜将来能有机会嫁给唐家的男人。现在看着这唐家的男人是不错, 但是人家对芳颜没有那个意思, 自己端着长辈的架子, 总不能硬是把孙女儿推销给他吧。但是来都来了, 不达目的又不是朱老夫人的行事作风。 本书首发来自百书楼(m.baishu.la),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