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II-17洛阳之行(IV)下 (第2/2页)
? 洛阳新到任知府周海志,就是新杰的好友阿志。出身于咸阳周氏,周家在前朝时在咸阳十分辉煌,曾经有过一任前朝宰辅,一位状元, 两位探花。多位子弟位极人臣。大周成王朝建朝之后,虽未出名臣,但是祖上的一些基业保留下来,子弟耕读不缀,这些年又逐渐开始上升。阿志家几位兄长都是科甲出身,在朝廷各地为官颇有成就。阿志是所有兄弟中年纪最小,入仕时间最短, 但也是上升最快的一个。这跟他从小被家里送去瓦堡寨唐家的学堂读书有关。 几位兄长皆是在周氏族学中念书及第,到了阿志入学之时, 周家长辈羡慕唐家学堂文武兼备,便与唐家老太太讨了个人情,用百亩山林地的二十年出息捐给瓦堡寨唐家军遗孤换来阿志在唐家学堂的十年修读。阿志自在学堂认识新杰之后,两人就颇为相投。在新杰跟着姑姑出门流浪之前的几年,他和新杰以及学堂里的其他几个孩子意气相投,一起念书玩闹练功。新杰一直是他们这群人中特别的存在, 出类拔萃的天赋,常年不变的坚持和勤奋,无论是武功还是学业都将他们远远摔在后面。自从他跟姑姑出去流浪之后, 每隔一两年见一次面,阿志都能很明显地看到自己和新杰的差距。 在外面值更的秋收突然敲门,得到主子许可后拿着一封信进来交给了周海志。春耕和秋收跟在周海志身边多年, 深知主子表面纨绔内里深沉的主。在外人面前和风煦日,在家却是不苟言笑,此刻看完信后脸上居然浮出笑容,真是难得。只见阿志将信笺在蜡烛上烧掉,嘴角仍然带着笑意,转头对春耕说:“你现在就去太太屋里禀报,说我这几天有好友来访, 有女眷, 让她准备两个上好精致的客房。一定要干净,雅致。” 春耕低头应下, 只是心中为难,家中夫人为人宽厚,待下人也很不错, 唯有这料理家务实在不敢恭维。收拾屋子的品味摆设也是让人咋舌。干净还好说, 让婆子们好好弄弄就好,这雅致吗,哎。 “太太若是这几天忙, 可以让她把事情交给雪莹姑娘。若是雪莹姑娘不知道我朋友的喜好, 可以让她直接来问我。客人可能明晚或者后天就到,他们收拾的时间不多了, 让太太抓紧。今天晚上就开始筹划吧。她们想问什么,今晚就来问,我一直在书房。” 春耕听见主子如此说,只是将头埋得更低应下, 倒是秋收有些意外,偷偷瞄了一眼自家主子。这些年来虽然他们近身侍候的人都知道太太的毛病, 或多或少有些配不上琴棋书画样样皆通,风流倜傥的主子,主子虽然也会跟外面的朋友去喝花酒,但除了太太给安排的通房, 从未自家主动往屋里抬过人,更不会主动和女人打交道。自从在进京述职的路上救了雪莹姑娘, 主子也并未主动接近过她,倒而是夫人常常想留雪莹姑娘在主子身边做小, 主子一直没搭理, 今天难道想通了? 持麦坡郭家,老太爷坐在太师椅上听着自家的两个儿子从柳家上寿回来讲述今日所见。提到现任知府,两个郭公子觉得特别好笑,大公子说:“咱们洛阳的新知府真是奇葩,要哭穷或是显廉洁,也不用去柳家啊。柳家现在是热馍馍,多少人上杆子巴结,他倒好,弄二两茶叶去打脸。这不是给柳家难看,不给皇后娘娘脸面吗?” 二公子也附和道:“说得也是, 若说他用这手吧, 通常在官场是两个目的, 其一是敲诈,其二就是造,显着自家廉洁不攀附权贵,假清高。可柳家是什么人?敲诈是不可能, 清高,切,他也不看看对象。这太子日渐稳固, 兰家越来越旺,柳家就更稳若精汤。” 郭老太爷没有笑,反而有些阴郁。这两个儿子, 他不能说没有用心教,可是天赋毕竟有限,对很多东西理解力不够,缺乏眼光,就如今天这事,这周海志不到二十五岁, 科举出身,从默默无闻的从普通小知县晋升到洛阳府的一府知府,前前后后不到五年,每次晋升都有皇上召见当面述职,这短短五年已经三次破格提升,这是很多为官几十年的老人都可遇不可求的。周家虽然是咸阳大族, 但在京城并无根基,跟京中各大势力也无往来,他却异军突起,这背后的水不可谓不深。而自家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却看不出来, 真是枉费他多年教化。看来除了老五和老七,他指望不上其他几个蠢货了。还是老五聪明, 早在接到消息说这周海志可能调任洛阳时就早早安排下伏笔。 本书首发来自百书楼(m.baishu.la),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